國內8.5代線現狀 液晶面板企業背著罵名前行
來自中國海關的統計數據顯示,液晶顯示面板在國家進口產品的名單上一直高居前幾名。前幾年,來自日韓臺的面板廠商甚至利用其面板壟斷地位對中國的家電廠商進行價格操縱。因此,上馬高世代面板線一直是國家的戰略重點之一。近日,筆者走訪了國內的高世代面板制造公司-華星光電8.5代廠,試圖向大家還原一下國內真實的8.5代線生存現狀。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153108.htm1、同日韓臺差距仍然巨大
國內正在密集的上馬高世代面板線。除了華星光電8.5代線,京東方也上馬并投產了8.5代線。此外,LG創維在廣州,三星在蘇州,友達在昆山等地都在以不同的形式切入到8.5代線中。
來自中國電子視像行業協會的數據顯示,2012年中國大陸電視面板的產量將達到2400萬片,占到全球份額的10.5%,預計2013年產量將達到4400萬片,占全球份額的17.6%。盡管如此,但中國面板業和國際同行的差距仍然巨大。
華星光電副總裁車漢澍表示,中國內地的高世代面板和日韓臺同行相比仍有差距,主要體現在四個方面:
一是規模。目前國內投產的8.5代線主要是華星光電和京東方。韓國僅三星一家就有6條8.5代線。
二是技術。面板核心技術主要掌握在日韓臺廠商手中。以最基本的基建為例,韓國技術團隊在華星光電有一個團隊,專門進行部分基建項目的維護。
三是基礎差,投入少。比如,LG、三星、夏普、友達和群創等企業從事面板制造數年或者數十年,它們掌握了大量的核心技術,而中國內地的面板,則是處于起步階段。
四是部分領域對國外依賴嚴重。比如玻璃基板基本上要靠進口,但制造玻璃基板的原材料則是中國大陸的;用于8.5代線制造的設備是從國外進口的,日本、荷蘭都是設備生產商,國內無法做出同類設備。
2、國內面板企業背著罵名前行:良品率優于同行
車漢澍表示,國內的面板廠商背負了太多罵名,因為他們動轍數百億的投資額(主要為各種融資)使網友對其產生質疑。實際上大力發展面板行業有著積極的效果,最明顯的例子就是可以結束對進口產品的依賴,當其他廠商對國內企業進行面板制裁時,國內企業不至于束手無策。
2013年初,國家發展改革委對韓國三星、LG,我國臺灣地區奇美、友達、中華映管和瀚宇彩晶等六家國際大型液晶面板企業價格壟斷行為進行處罰,總金額達3.53億元。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家電廠商向筆者表示,面板占據了超過電視70%的成本,因此,家電廠商對于上游面板廠商面前處于弱勢的談判地位。淡季的時候,三星LG等公司會向家電廠商壓貨,如果家電廠商不采購他們的產品,上述面板廠商就會對家電廠商進行報復,比如在旺季時給家電廠商限量供應產品。
群智咨詢研究總監李亞琴預計,2013年中國大陸電視面板自給率將維持在30.1%左右。這意味著,華星光電京東方為代表的的面板項目有能力改變中國大陸面板高度依賴進口的局面。
盡管因為投資額受到網民的質疑,但是國內面板廠商仍然取得了一些不錯的開門成績。比如,2013年第一季度的凈利率,京東方的凈利率維持在5%左右,而華星光電的凈得率則可以達到10%。與之對應的,則是群創的凈利率為1.4%,LG的凈利率為0.1%,友達則處于虧損狀態中。
3、國內政策和良品率左右面板廠商運營
由于國內面板產業缺失,因此,現階段的高世代面板線產能處于供不應求的階段,因此,面板廠商都是根據訂單來進行生產,因此庫存很少。影響面板廠的因素,則主要有兩個。
一個是國家政策。國家政策通常會直接影響到家電廠商,進而傳遞到上游的供應鏈。比如,國家的惠民補貼政策,其主力機型是32寸液晶電視。據搜狐家電了解,華星光電去年投產以來,約90%的產能被32寸面板消化掉。
“這一數字將從90%降低到65%”華星光電一位負責人向筆者透露,“隨著惠民補貼政策的退出,家電廠商開始追求更高利潤的大尺寸面板產品,因此,32寸面板的需求量在急劇減少,估計今年這一比例就有30%的下滑空間。”
此外。影響面板廠商的另一個因素就是良品率。以華星光電為例,這家公司目前可切割28寸、32寸、46寸和55寸的面板產品,整個公司的平均良品率約為95%,其中46寸面板的良品率最高。此外,考慮到46寸面板的利潤要優于32寸產品,因此,46寸產品成為該公司2013年度的重點切割類型。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