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嵌入式多串口通信轉換器的電能質量監控系統設計
3現地控制層軟硬件設計
3.1硬件設計
現地控制設備采用嵌入式技術,主板核心處理器采用三星公司的32位的嵌入式微處理器S3C2410,主頻200MHz以上,能夠滿足高速實時處理和大容量數據傳輸的需要,具有強大的處理能力和升級空間,本系統集成了某公司的多串口通信轉換器,提供8路串口,串口參數設置為波特率115200、起始位1b、數據位8b、停止位1b和無流控協議,具有16字節的FIFO可以減少中斷次數,一路10M/100M以太網接口,同時可以選擇、處理串口數據,并將其轉化成以太網數據流,實現多個串口設備的上網和遠程監控。當測量節點增加時,無需淘汰原有串口設備,多臺設備可同時入網,既可以提高設備利用率,又節約組網費用,還可在已有的網絡基礎上簡化布線復雜度。
3.2軟件設計
現地控制層實現的任務比較復雜,既要負責與電力測量設備的通信,也要保證與電能質量數據工作站的通信,因此選擇linux系統作為嵌入式主板的操作系統。
現地控制層在TCP/IP 協議的基礎上利用套接字(socket)與電能質量數據工作站建立面向連接的C/S(客戶機/服務器)通信方式,服務器在創建socket后,程序將創建的套接字同服務器地址以及端口綁定,此時套接字處于偵聽狀態,并在固定端口上偵聽客戶機的連接請求, 服務器在接收到一個連接請求后會產生一個接收應答,利用系統調用函數fork 創建一個子進程與客戶機進行通信,父進程則繼續在固定的端口上進行偵聽。子進程在接收到數據信息后,利用MySQL更新數據庫,在通信過程中,服務器與每一個客戶機應始終保持連接,從而保證接收現場信息的及時性。圖2為現地控制層系統流程圖。

4總結
經試驗證明,多串口通信轉換器應用在電能質量監控系統,無需淘汰原有串口設備,可實現多臺設備可同時入網,在提高設備利用率的同時,又節約組網費用,性價比高,易于集成。
本文作者創新點:使現有的多串口設備聯網,并實現串行數據在以太網的透明傳輸。
項目數據來源于在實驗室條件下搭建的系統,經多次調試證明系統的性能良好,相信投入后會產生可觀的經濟效益。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