嵌入式TCP/IP協議棧在單片機上的實現
3.2 數據收發測試界面
分別測試客戶端和服務器端軟件通信是否正常。
(1)服務器端程序的測試
打開客戶端測試界面,如圖4所示,設置連接IP地址為192.168.O.44(該地址必須與服務器端的IP地址一致),設置連接端口號為3330(該端口號必須與服務器端端口號一致)。將作為服務器端的程序燒入到測試板的微處理器中,通過圖3修改配置界面,將服務器端需要的參數寫入X5045,參數配置包括;“單片機IP地址”(指的是測試板自身的IP地址)為192.168.O.44,“服務器端IP地址”可以不用設置(因為測試板本身就即服務器端);如果是新網卡芯片,還需要設置MAC地址,這里設為121314151617(一般選擇任意的12位數即可);“服務器端口號”設為3330(必須與客戶端一致);網關設為192.168.O.1(要與上位機保持在同一個網段內)。設置好所有參數后,可以進行數據的收發了。
(2)客戶端程序的測試
打開服務器端測試界面,如圖5所示。
設置連接IP地址為192.168.0.44(該地址指的是上位機自身的IP,必須與客戶端設置的“服務器端IP地址”一致),設置連接端口號為3330(該端口號須與客戶端設置的“服務器端口號”一致)。將作為客戶端的程序燒人到系統的微處理器中,參數配置:“服務器IP地址”(指的是上位機的IP地址)為192.168.0.44,“單片機IP地址”可以不用設置(因為系統僅作為客戶端),“服務器端口號”設為3330(必須與客戶端一致),網關設為192.168.0.1(要與上位機保持在同一個網段內)。設置好所有參數之后,即可進行數據收發。服務器端的數據可以被發送到串口,同樣,數據也可以從串口發送到服務器端。測試表明:上位機通過以太網與系統之間的通信正常。
4 結語
在此實現了TCP/IP協議棧在單片機上的移植,完成了系統的硬件電路和相關嵌入式軟件的設計,應用VB開發了上位機修改參數界面,通過串口完成對網卡等參數的配置和修改,解決了數據包的超時重發、定時保活、參數配置、硬件看門狗復位等一系列問題。實驗表明,整套程序比較穩定,收發數據正常,TCP超時重傳效果很好。經過近1個月的測試,沒有出現任何丟包和堵塞的現象。
tcp/ip相關文章:tcp/ip是什么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