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嵌入式系統 > 設計應用 > 高速DSP系統的電路板級電磁兼容性設計

        高速DSP系統的電路板級電磁兼容性設計

        作者: 時間:2010-10-22 來源:網絡 收藏

          (4)環路電感上的高頻壓降構成共模輻射源,并通過外接電纜產生共模輻射。

          通常地層上的隔縫不是在分地時、有意識地加上的,有時隔縫是因為板上的過孔過于接近而產生的,因此在PCB中應盡量避免該種情況發生。

          電源線的布置要和地線結合起來考慮,以便構成特性阻抗盡可能小的供電線路。為了減小供電用線的特性阻抗,電源線和地線應該盡可能的粗,并且相互靠近,使供電回路面積減到最小,而且不同的供電環路不要相互重疊。在集成芯片的電源腳和地腳之間要加高頻去耦電容,容量為O.01~O.1μF,而且為了進一步提高電源的去耦濾波的低頻特性,在電源引入端要加上1個高頻去耦電容和1個1~10μF的低頻濾波電容。

          在多層中,電源層和地層要放置在相鄰的層中,從而在整個上產生一個大的PCB電容消除噪聲。速度最快的關鍵信號和集成芯片應當布放在臨近地層一邊,非關鍵信號則布放在靠近電源層一邊。因為地層本身就是用來吸收和消除噪聲的,其本身幾乎是沒有噪聲的。

          2.3 信號線的布置

          不相容的信號線之間能產生耦合干擾,所以在信號線的布置上要把它們隔離,隔離時采取的措施有:

          (1)不相容信號線應相互遠離,不要平行,分布在不同層上的信號線走向應相互垂直,這樣可以減少線間的電場和磁場耦合干擾;

          (2)信號線特別是時鐘線要盡可能的短,必要時可在信號線兩邊加隔離地線;

          (3)信號線的布置最好根據信號流向順序安排,一個電路的輸入信號線不要再折回輸入信號線區域,因為輸入線與輸出線通常是不相容的。

          當數字信號的傳輸延時時間Td>Tr(Tr為信號的脈沖上升時間)時,應考慮阻抗匹配問題。因為錯誤的終端阻抗匹配將會引起信號反饋和阻尼振蕩。通常線路終端阻抗匹配的方法有串聯源端接法、并聯端接法、RC端接法、Thevenin端接法4種。

          (1)串聯源端接法

          圖3為串聯源端接電路。

          

        串聯源端接電路 www.elecfans.com

          源端阻抗Zs和分布在傳輸線上的阻抗Zo之間,加上源端接電阻Rs,用來完成阻抗匹配,Rs還能吸收負載的反饋。這里的Rs必須離源端盡可能的近,理論上應為Rs=Zo-Zs中的實數值。一般Rs取15~75Ω。

          (2)并聯端接法

          圖4為并聯端接電路。附加1個并聯端電阻Rp,這樣Rp與ZL并聯后就與Zo相匹配。這個方法需要源驅動電路來驅動一個較高的電流,能耗很高,所以在功耗小的中不適用。

          

        并聯端接電路 www.elecfans.com

          (3)RC端接法

          圖5為RC端接電路。該方法類似于并聯端接電路,但引入了電容C1,此時R用于提供匹配Zo的阻抗。C1為R提供驅動電流并過濾掉從傳輸線到地的射頻能量。因此與并聯端接方法相比,RC端接電路需要的源驅動電流更少。R和C1的值由Zo,Tpd(環路傳輸延遲)和終端負載電容值Cd決定。時間為常數,RC=3Tpd,其中R∥ZL=Zo,C=C1∥Cd。

          

        RC端接電路 www.elecfans.com

          (4)Thevenin端接法

          圖6為Thevenin端接電路。該電路由上拉電阻R1和下拉電阻R2組成,這樣就使邏輯高和邏輯低與目標負載相符。其中,R1和R2的值由R1∥R2=Zo決定,R1+R2+ZL的值要保證最大電流不能超過驅動電路容量。

          

        Thevenin端接電路 www.elecfans.com

          3 結語

          本文通過對電子產品電磁環境的分析,確定高速中產生干擾的主要原因,并針對這些原因,通過對高速的多層板布局、器件布局以及PCB布線等方面進行分析,給出有效降低系統的干擾、提高性能的措施。從層次保證了高速DSP系統的有效性和可靠性。合理布局,減少噪聲,降低干擾,避開不必要的失誤,對系統性能的發揮起到不可低估的作用。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德阳市| 黎川县| 简阳市| 伊川县| 和平县| 中方县| 阳城县| 崇阳县| 恭城| 依安县| 大冶市| 思南县| 湾仔区| 白城市| 栖霞市| 清丰县| 南召县| 建瓯市| 丹阳市| 磐石市| 依兰县| 富蕴县| 延川县| 花垣县| 丰镇市| 盈江县| 中山市| 吕梁市| 桃园县| 淮阳县| 青海省| 嵊泗县| 山阳县| 阿鲁科尔沁旗| 乐亭县| 新田县| 新龙县| 黔南| 布尔津县| 乌海市| 五常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