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嵌入式系統 > 設計應用 > 基于USB設備控制器的端點緩沖區的優化設計

        基于USB設備控制器的端點緩沖區的優化設計

        作者: 時間:2012-02-29 來源:網絡 收藏

        對于的控制端點,其接收的最大數據包為64 b。故本文的雙向FIFO使用的sram亦為64 b。使用memory complier生成。圖5是的雙向FIFO在Modelsim下的仿真波形圖。該波形顯示了方向0寫數據,方向1讀數據和方向1寫數據,方向0讀數據的過程。



        2.2 其他端點的

        對于的其他端點,由于其與控制端點有所不同。控制端點是一個雙向端點,而非控制端點單向的傳輸。故對于非控制端點對應的的容量設定,應使的帶寬利用率盡量達到最高。由于USB規范中規定必須有足夠的空間,可以為全(高)速容納一個時間片所能傳輸的數據量的兩倍的容量。這樣USB在處理一個數據分組的同時,可以接收下一個數據分組。以此種重疊技術可以提高總線利用率。如果批量端點的的深度設計為1 024 B。就可以得到最大的帶寬利用率。

        圖6是其他端點所采用的雙緩沖FIFO方案示意圖。在狀態1,req0控制訪問FIFO0,reql控制訪問FIFO1;在狀態2,req0切換到訪問FIFO1,req1切換到訪問FIFO0。雙緩沖FIFO的設計方案可使其他端點的帶寬利用率達到最高,滿足高速傳輸的需求。



        3 電路的ASIC實現結果

        對上述設計方案采用Verilog硬件描述語言進行設計。仿真工具為Modelsim SE 6.2b,前仿真通過后,對設計好的電路使用Design Complier進行綜合。綜合所使用的工藝庫是SMIC 0.18 μm工藝庫。

        對于控制端點,考慮到其主要處在SIE時鐘和MCU時鐘之間,對其所加的時鐘約束分別為60 MHz和30 MHz;此外還對傳統的雙緩沖FIFO結構進行了綜合,兩者所加約束完全一致。將兩者的電路的綜合結果對比如表2所示。



        對比表2可知在保證控制端點功能的前提下,本文所采用的新型FIFO結構比傳統雙FIFO結構在電路的實現面積方面減小了45.3%。

        對于其他端點所采用的雙緩沖FIFO方案保證了傳輸速度,但卻是以犧牲面積為代價換來的。表3給出了批量(Bulk)傳輸端點(兩個深度為512 B的FIFO)的實現面積報告。



        4 結 語

        USB端點緩沖區的性能,直接關系到總線的帶寬利用率。這里分析了USB的四種傳輸類型并根據其特點靈活的設計了不同的方案,并給出了最終電路的ASIC實現結果。特別是針對控制端點所提出的一種新方案具有一定的通用性,該方案可以應用在其他類似場合的設計中。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149541.htm

        pid控制器相關文章:pid控制器原理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阿尔山市| 石嘴山市| 社会| 阳高县| 浦县| 弋阳县| 余庆县| 通江县| 天门市| 弥渡县| 新邵县| 灵石县| 龙里县| 宜昌市| 保亭| 揭阳市| 巴里| 临沂市| 台中市| 奈曼旗| 公安县| 宝兴县| 中超| 旅游| 包头市| 黎城县| 宁河县| 新河县| 嵊泗县| 宣城市| 延津县| 普陀区| 濮阳县| 盘锦市| 河东区| 钟祥市| 沈阳市| 眉山市| 合肥市| 天水市| 珠海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