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該從光伏反傾銷中學到什么?
市場不是這么玩的,現在其實就是歐美教你應該怎么玩。過去光伏企業的玩法是拼價格,拼到最后誰也掙不到錢,先是國外有幾家光伏企業撐不住了倒閉,接著是中國自己也岌岌可危。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146175.htm在最后時間,歐盟對華光伏雙反案出現了轉機。初裁公布日的前一天,歐盟宣布決定對華光伏組件等征收11.8%的臨時反傾銷稅率,留出了兩個月的談判時間,這一決定意味著歐盟的態度已經發生轉變?,F在中方正在積極準備價格承諾談判的細節問題,光伏雙反很有可能最終以雙方協定的價格和規模為結束。
“誰能想到呢?”英利公共關系總監梁田說,此前誰也沒有料到臨時反傾銷稅率是11.8%,更沒料到歐盟會給中國預留出兩個月的緩沖時間。“這說明過去的時間,國家領導人的努力、機電商會的努力取得了一定成效。”
這樁中歐歷史上規模最大的反傾銷案件從立案到現在已經接近一年,其間光伏企業一直十分悲觀,在幾次溝通受挫之后,5月份又傳出反傾銷稅率將定在47%左右,機電商會提出的價格承諾方案被否,更令企業心灰意冷。
在得知這樣的結果之后,我先后電話了天合光能、海潤光伏(6.93,-0.23,-3.21%)、賽維LDK、英利等光伏企業的高管,他們都對未來兩個月出現轉機充滿期待。“價格承諾對中歐雙方來說,都是一個更好的選擇。”海潤光伏CEO楊懷進說。
5月月底,機電商會在與歐盟談判時,曾經提出過以價格承諾作為替代方案,即中方承諾出口到歐洲的光伏產品價格不低于某個最低價格,并設定具體時間期限;中方承諾將每年出口到歐洲組件限定在一定規模范圍內,但這一方案很快就被歐盟否定。
現在回頭再看,歐盟態度的轉變應與中國政府領導的斡旋有關。機電商會談判破裂之后,總理李克強出訪歐洲,與德國就光伏雙反一案交換意見,后又與歐盟委員會主席巴羅佐通話,指出光伏產品案如果處理不好,可能會引發貿易戰,如果歐方執意采取制裁性措施,中方必然要進行反制。
今天商務部宣布對來自歐洲的葡萄酒展開雙反調查,就是一種信號的釋放。葡萄酒雙反涉案金額約為10億美元,雖然與歐盟對華光伏雙反案的金額比較,仍然相差巨大,但這個籌碼卻選擇的極為巧妙,中國葡萄酒主要來自法國、西班牙、意大利、德國,其中法國、意大利在對華光伏雙反案的投票上選擇了支持,西班牙棄權。
“我們應該把自己的籌碼亮出來。”賽維LDK的CEO佟興雪認為,葡萄酒雖然不是最大的籌碼,但在兩個月的緩沖時間段內,亮出具有分量的籌碼對于談判來說意義重大。
即便目前出現了轉機,但期望歐盟撤銷雙反還是不現實的,多數光伏企業以及光伏行業協會的專家認為,中歐雙方達成價格承諾方案是下一步努力的方向。但目前有關下一步談判的承諾價格和規模等細節問題,還沒有最終定論。普遍認為如果實行價格和規模承諾,大企業拿到配額的機會更大,中小型光伏企業將會死得更快。
雖然歐盟雙反出現了轉機,但楊懷進提醒,中國的光伏企業應該認識到,今天光伏企業的困局不是因為雙反,而是因為自身的盲目擴張和無序競爭。早在雙反還未開始時,中國光伏企業已經開始了慘烈的價格戰,部分企業陷入虧損,此后進一步蔓延成全行業虧損。
另一位光伏企業的總裁講得更直接:“市場不是這么玩的,現在其實就是歐美教你應該怎么玩。”過去光伏企業的玩法是拼價格,拼到最后誰也掙不到錢,先是國外有幾家光伏企業撐不住了倒閉,接著是中國自己也岌岌可危。
所以,雙反并不完全是壞事,光伏曾經熱過了頭,熱的頭腦發昏,雙反這盆冷水澆下之后,潑滅了一些企業不切實際的擴張念頭,潑滅了中國一些地方政府上馬光伏項目的沖動。這輪嚴寒必將伴隨著光伏行業的重新洗盤,能夠活下來的光伏企業將迎來下一個增長的時機。
中國政府也應該在這一輪光伏危機中吸取教訓,以有利于行業長遠發展的角度來制定政策,不過分干涉、不過度扶持。眼下大家都緊盯著分布式光伏補貼政策的出臺,昨日上午發改委召集了十幾家光伏企業與部分銀行代表,討論分布式光伏認證、融資等問題,會上企業了解到,目前國務院已確定分布式光伏補貼年限為20年,但補貼標準和補貼方式還未確定。
雖然許多企業都希望補貼能夠提高到0.45元/千瓦時,但歐盟雙反就是以我國對光伏企業存在的大量補貼為由啟動,“支持”、“提高補貼”等訴求在今天看來似乎十分不合時宜。更何況,寬松的補貼通常意味著更多的行業進入者和更加猖獗的尋租,長遠來看未必是好事。分布式光伏補貼政策將成為考驗新能源局的第一個難題,觀察者也寄望借這一政策窺探新能源局的政治水平和平衡智慧如何。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