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頻識別開放實驗室在京成立
4月18日消息,射頻識別技術是物聯網核心技術之一,可實現數據采集、自動識別和無線傳感,它涉及并融合了信息和通信、先進制造、材料、裝備及工藝等諸多前沿和高新技術領域,涵蓋面廣,滲透力強,不僅對諸多產業帶來重大影響,還將給人們的生活帶來深刻變化,在推進國家信息化進程和加快物聯網建設中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144447.htm由于射頻識別技術已成為影響本世紀信息產業和社會發展的重要技術,因此受到各國政府、信息產業界和各應用部門的高度關注。目前,全球針對射頻識別相關技術的研究如火如荼,已經取得了諸多成果;我國自主研發的800/900MHz和2.45GHz空中接口協議標準業已形成。在自主標準制定過程中,國內相關單位積極探索并實踐標準化工作的科學模式,緊緊抓住“技術創新、標準制定、試驗驗證、知識產權處置、產業推動和應用”五大環節,確保了標準的先進性和可實現性。在此工作基礎上,為加速射頻識別技術研發、應用推廣和產業化進程,更好地服務于射頻識別標準化和產業發展大局,由國內產、學、研、用等多家單位,共同倡導、發起成立射頻識別開放實驗室。
2013年4月18日,射頻識別開放實驗室成立大會在北京舉行。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方向副主任、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高技術產業司伍浩副司長、工業和信息化部電子信息司刁石京副司長、全軍軍用標準化辦公室程旭輝總師、總后勤部司令部劉華參謀、公安部科技信息化局趙海平副處長等領導出席了本次會議。

大會首先由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院趙波院長致歡迎辭,指出開放實驗室的模式,組織和工作方式是把技術開發、標準研制、產業化和推廣應用四個環節銜接起來,技術廠商、標準研制和檢測單位以及用戶聚集在一起,從核心的共性技術研發到取得核心技術,再變成標準,形成驗證測試環境推動產業化,進而我們要積極開拓應用市場。
隨后由發起單位代表宣讀了發起成立射頻識別開放實驗室倡議書。
射頻識別開放實驗室旨在整合國內外技術力量,研究開發共性技術和核心技術,宣傳推廣標準并為用戶提供標準化解決方案,推動射頻識別技術演進。通過各成員單位的業務渠道,更加廣泛地參與到國家射頻識別重點項目中去;依托積累的經驗,為國內各類射頻識別工程項目的實施提供咨詢服務;同時通過成員單位的先進技術,提升實驗室的整體研發能力和技術水平。
射頻識別開放實驗室由以下13家單位發起:
1.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院
2.交通運輸部水運科學研究院
3.交通運輸部公路科學研究院
4.北京農業智能裝備技術研究中心
5.國家林業局信息化管理辦公室
6.北京中電華大電子設計有限責任公司
7.天津中興智聯科技有限公司
8.睿芯聯科(北京)電子科技有限公司
9.上海天臣防偽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10.上海秀派電子科技有限公司
11.陜西烽火通信集團有限公司
12.深圳市中興長天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13.西安優勢物聯網科技有限公司
注:單位順序不分先后。
射頻識別開放實驗室最高決策機構為理事會,下設技術研究部、規范和測試部、標準推廣部、知識產權管理部,實驗室辦公室設在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院。

成立大會上還舉行了實驗室揭牌儀式,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方向副主任、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高技術司伍浩副司長、工業和信息化部電子信息司刁石京副司長、全軍軍用標準化辦公室程旭輝總師為實驗室揭牌并發表了重要講話。
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方向副主任指出:射頻識別標準化工作和開放實驗室相關工作突出了幾個優勢和特點:一是突出了“軍轉民”的工作方式,探索了軍民融合標準化的機制,實現了射頻識別自主創新技術標準化的突破。二是突出了自主知識產權,匯聚了國內軍地雙方產學研用各方資源和力量,為產業化的順利推進奠定了堅實基礎。三是服務行業和國家重要規劃的作用開始顯現。開放實驗室的成立,是搭建服務平臺的重要標志,將對各行業的應用做好技術銜接,對物聯網的發展提供服務和支撐。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高技術產業司伍浩副司長指出:射頻識別是物聯網的基礎性關鍵性技術之一,政府非常重視,實驗室首先應加強內部會員單位之間的緊密合作;其次,加強和國內相關平臺和組織的合作,發揮各方力量推進整個國家的RFID以及物聯網產業的發展。第三,要堅持自主創新,同時在以我為主的前提下加強國際合作。最后祝愿開放實驗室在大家共同努力下,能夠取得更好的成績。
工業和信息化部電子信息司刁石京副司長指出:開放實驗室的成立有深層的意義,開放實驗室是軍民融合非常重要的一個領域,開放實驗室是實現這個任務的重要支點和著力點;推動RFID工作要加強可靠性和安全性的工作,加強創新完善我們的產業鏈,特別是在關鍵基礎技術方面,開放實驗室應發揮出重要的作用;需要加大對商業模式的探索,選擇有代表性的重要領域,從全產業鏈著手,取得標志性成果。開放實驗室還應加強機制創新,保證在這個機制下各方面的積極性可以得到充分發揮,各方面的利益得到保證,模式創新、商業模式的成功才是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基礎和保證。物聯網是工信部非常重要的一項工作,工信部在今后一定會進一步支持RFID產業發展,支持向共性基礎技術、聯合攻關模式的傾斜,改變過去零散部署的狀況,通過政策引導使得射頻識別這一核心關鍵領域取得突破。
全軍軍用標準化辦公室程旭輝總師指出:開放實驗室是一個非常好的模式和非常好的突破。無論從國家角度還是從國防的角度都非常期待這種模式和機制的創新。此外,軍方對射頻識別技術的應用非常迫切和強烈,未來射頻識別技術在軍隊的應用會走到實質性的階段,希望開放實驗室這個平臺可以進行支持和協助。此外,開放實驗室順應了國家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要求和發展趨勢,希望開放實驗室在機制探索和創新上要多做工作,各成員單位要相互包容,加強合作,促進實驗室健康穩定發展??傃b和全軍軍用標準化辦公室今后將大力支持開放實驗室的發展。
總后勤部司令部劉華參謀指出:從軍事物流角度來說,射頻識別技術的應用前景非常廣闊,祝愿開放實驗室能夠興旺發展,這個平臺越來越壯大。希望可以借助這個平臺,更加方便地了解這些產品,并為軍事物流應用提供支撐。
隨后,開放實驗室會員單位代表進行了發言,表示要嚴格遵守射頻識別開放實驗室的章程,認真履行會員義務,積極參與實驗室的項目規劃、政府溝通、國際標準研究、測試活動、技術推廣等各項活動,共同努力,形成基于我國自主知識產權標準的射頻識別技術體系和產業鏈,為我國的射頻識別技術的發展做出應有的貢獻。
接下來射頻識別開放實驗室高林主任介紹了開放實驗室組織結構以及2013年工作計劃,指出2013年實驗室將圍繞組織機構完善、健全工作機制、實驗室品牌形象建設、技術推進與交流、行業應用方案研究、測試技術研究與測試活動開展、市場推廣等方面開展工作。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