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離子銷量不及液晶一成 退守50以上產品
——
6月初,信息產業部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前四個月我國液晶電視產量為187.1萬臺,同比增長181.4%;而等離子電視的產量僅為17.2萬臺,同比下滑16.1%。
6月29日,等離子陣營聯合中國電子視像行業協會、賽諾市場研究公司共同發布了《2006年中國等離子電視市場白皮書》(下稱《白皮書》)。這份準備已久的報告在分析了等離子電視面臨的挑戰和機遇后指出,等離子陣營應該調整產品結構,向高清和50英寸以上電視發展。
國產彩電商遠離等離子
從去年8月松下和夏普的“口水戰”,到松下、日立成為央視高清合作伙伴,盡管等離子陣營市場動作不斷,但仍然難以扭轉在中國市場的頹勢。
賽諾此次的報告顯示,今年1-5月,松下、 日立、 LG在中國等離子電視市場的占有率達到50%以上,而國產品牌廈華、創維、康佳、TCL、海爾五大品牌才占有12%的份額。很顯然,失去了國產品牌的支持,等離子在中國市場持續下滑。
“在中國市場單靠松下、LG等幾個品牌是很難占領市場的,必須依靠TCL、創維這樣的國產制造商。”創維有關人士就此對記者表示,首先,等離子電視在技術上確實有自己的硬傷,那就是50英寸以上的產品很難做到國產高清的標準。其次,等離子電視過去采取的聯手控價和技術升級的做法,對終端商造成了傷害。
據介紹,盡管液晶電視也存在響應速度、視角等技術指標上的缺陷,但是這些缺陷并沒有那么直觀,而等離子電視卻在關鍵技術指標上出現了問題。今年3月,信產部公布的高清標準底線為720線掃描線,物理分辨力至少為1280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