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汽車電子 > 設計應用 > 智能車模雙電機差速控制的可行性研究

        智能車模雙電機差速控制的可行性研究

        作者:史彬,牛岳鵬,郭勇 時間:2013-02-21 來源:電子產品世界 收藏

          雙電機獨立驅動的系統結構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142173.htm

          雙電機獨立驅動系統結構,如圖1所示。該采用7.2V鎳鎘電池給電機供電,2臺直流無刷電機分別直接安裝在2個后車輪內,形成前輪轉向、后輪驅動的方式。每臺電機都有單獨的和測速系統,能夠實時檢測左右電機速度,整車通過接收舵機轉角、攝像頭路況信息、電池、電機驅動及車輪轉速等信號,并根據內部控制策略,以高速平穩(wěn)過彎為目標,通過控制器改變控制信號的PWM電壓輸出值,以此來控制2臺電機的電壓值,調節(jié)2臺電機的轉速,從而控制驅動車輪的轉速。系統同時采用無線模塊與上位機相結合的方式實時檢測速度曲線,優(yōu)化系統參數,以致達到更平滑的過彎效果。  

         

          基于轉速調節(jié)的差速方案

          方案介紹

          要解決差速問題,最直觀的就是控制兩個驅動輪的轉速,使其滿足Ackerman模型的要求。

          以圖2所示的兩軸車為例,阿克曼理論轉向特性,是以汽車前輪定位角都等于零、行走系統為剛性、汽車行駛過程中無側向力為假設條件的。該轉向特性的特點為:①汽車直線行駛時,4個車輪的軸線都互相平行,而且垂直于汽車縱向中心面;②汽車在轉向行駛過程中,全部車輪都必須繞一個瞬時中心點做圓周滾動,而且前內輪與前外輪的轉角應滿足下面關系式:
          ctgβ-ctgα=K/L
          式中:β為汽車前外輪轉角,α—汽車前內輪轉角,K為兩主銷中心距,L為軸距。  

         

          但是,該模型在理想條件下可行,而在實際系統中是不可能滿足上述條件的。所以我們對該模型在算法上進行了相應的改進,在實際車模硬件電路設計中也盡量考慮減小機械因素的干擾。



        關鍵詞: 電動車 控制器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qū)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永德县| 玉林市| 晋中市| 中卫市| 贡觉县| 闵行区| 九龙城区| 安龙县| 且末县| 资中县| 田东县| 丘北县| 准格尔旗| 登封市| 无棣县| 新和县| 吉水县| 承德市| 都兰县| 商洛市| 清镇市| 喀喇沁旗| 楚雄市| 司法| 古丈县| 介休市| 青川县| 抚松县| 平乐县| 西吉县| 望奎县| 德保县| 铜川市| 巴林左旗| 信宜市| 临高县| 屯昌县| 石棉县| 南木林县| 周至县| 湟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