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經濟下滑 成都集成電路卻在逆襲
隨著消費類電子產品的迅速發展,集成電路亦迎來了黃金時代。29日,記者從成都海關獲悉,2012年成都海關關區累計進口集成電路73.1億美元,同比增長28%,占全國進口總值的3.9%;進口量為46.7億個,同比增加22.6%,占全國進口總量的2%,隨著加工貿易逐步向中西部轉移,成都高新綜保區已形成筆記本電腦核心部件封測至終端產品生產的產業鏈。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141688.htm受益電子信息制造業轉移
相關數據顯示,近年來,成都集成電路進口不斷攀升。去年9月,成都關區進口集成電路環比增長15.9%,同比增長12.5%,創下7.2億美元的歷史高點,12月進口值為6.8億美元,增長9.7%,維持高位運行。其中,加工貿易為主要進口方式,海關特殊監管區域物流貨物進口激增。2012年,成都關區以加工貿易方式進口集成電路64.5億美元,增長17.7%,占進口總值的88.2%。而在2011年,成都海關以海關特殊監管區域物流貨物方式進口集成電路僅為0.1億美元,到了2012年,這一數據就已躍升至6.1億美元,占8.4%;而以一般貿易方式進口的集成電路為2億美元,下降5.3%,僅占兩成。
對此,成都本地一位關注電子行業的投資顧問指出:“這幾年國內電子信息產業迅猛發展,集成電路用于其加工的需求也在增加,因此,集成電路的外貿進出口額度都非常大,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出電子產業的活躍程度。從成都目前進出口數據可以看出,以高新區為代表的電子信息產品行業發展相當不錯。”
對于成都集成電路進口在全球經濟低迷、需求下滑的背景下仍能持續保持高增長的態勢,有業內人士表示,主要得益于電子信息制造業產業轉移。相關信息顯示,自去年7月以來,戴爾牌筆記本電腦實現量產,加之蘋果牌電腦出口亦快速增長,成都以筆記本電腦為首的電子信息產品出口量呈高速增長態勢發展,集成電路進口亦隨之快速增長。
移動互聯終端成重要支柱
在未來幾年中國“三網融合”的大趨勢之下,集成電路產業“后PC時代”即將來臨,以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等為主的移動互聯終端產品成為產業發展的重要支撐,而移動互聯終端快速增長成為成都關區集成電路進口增長的重要支柱。“雖然消費電子產品及高端家用電器市場的迅猛發展為集成電路產業帶來巨大機遇,但要注意的是,目前新興產業、智能產業的發展對集成電路產品內存和頻率的要求也會越來越高,需要不斷提高自有研發技術。而我國技術實力不強,產品多以中低端為主,高端基本被外商所壟斷。因此,還需要加強核心技術研發,從而實現進口替代。”上述投資顧問表示。
成都海關相關負責人也指出,我國集成電路產業面臨著發展的兩大瓶頸:對外依存度高,研發水平低。雖然我國集成電路產業最近十年來得到快速發展,但與國際水平相比還存在較大差距。一是產業對外依存度高,目前國內產品能滿足國內市場需求的尚不足20%;二是我國自主開發的芯片多處于中低端,產品附加值不高,難以進入中高端整機企業的供應鏈,競爭力有待提高,需加強核心技術研發。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