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網本三大死因:英特爾、低質進入者、蘋果
2012年2月,上網本市場份額跌落至2%,市場已經宣判了上網本的死刑。近日,華碩正式對外宣布,不再生產上網本,放棄自己一手捧紅的明星產品。“就像迪士尼放棄米老鼠一樣,這難以讓人接受。”外界對于華碩的決定感到非常遺憾,人們認為,上網本急轉直下的命運比MP3等更易勾起回憶。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141256.htm死因一
英特爾 失控的上網本芯片游戲
2007年,華碩率先憑借EeePC(易PC)產品開創了上網本先河,可以說華碩是頂著產業各方壓力上馬上網本的,事實證明,后來的筆記本電腦江湖就再也沒有太平過。
容不下威盛
大約在2009年的一天,在筆記本行業混跡多年的劉偉超(化名)感到分外揚眉吐氣,這一天英特爾的團隊來到他的工廠參觀。這間位于深圳的工廠此前從制造PC主機板發跡,幾年前開始轉而做筆記本整機的OEM。與許多同類的從業者一樣,他們被一律冠以“山寨廠家”的名頭,普通消費者根本不知道它們的名字。
“在那短短幾個月,之前十幾年沒有發生過的事都發生了,山寨廠商的地位明顯被提高了,英特爾的來訪就是標志,之后他們還投入了可觀的資金和資源,支持我們做上網本。放在以前,他們對我們這樣的廠商也許看都不會看一眼。”也就是在這段時間里,劉偉超感覺自家已經一躍而與知名PC廠商平起平坐。
此前臺灣威盛憑借一種輕量級的筆記本解決方案,將低配置、低價格的“上網本”概念炒起來了,而由威盛牽頭的“上網本聯盟”憑借這一“新穎”的產品攪亂了筆記本市場的原有份額。對此,在筆記本處理器老大位置上的英特爾的反應超出外界預期。
英特爾不但針對上網本量身打造了Atom處理器,2008年,其負責上網本業務的移動項目總監章濤還對外表示,歡迎更多廠家加入自家的上網本陣營,英特爾接下來可能會加強和山寨廠商合作。
幾乎所有曾質疑“上網本”的知名廠家,最終都不可避免地涉足這一產品。而山寨上網本的同步大量涌現,直接成為了業界經常討論的一個現象級話題。在深圳的一次上網本論壇上,一名山寨廠商代表的發言充分顯示出爆棚的信心,他拿起一臺蘋果Macbook聲嘶力竭地說:“我們三個月就可以做出超過蘋果的產品!山寨廠商怎么了?我們要做傳統PC廠商的掘墓人!”他的話引起現場的熱烈鼓掌,還有美女上來擁抱他。
“鼎盛時期,幾乎每個品牌都有上網本產品,其市場占有率達10%左右。渠道也全力保證上網本的供貨,除了采購全國性PC廠商的產品,也與不少地方性的廠商合作。”宏圖三胞高科技術有限公司副總裁花貴侃告訴《IT時報》記者,但到了2012年,上網本的市場份額卻幾乎可以忽略不計,“我覺得賣場里已沒有上網本的影子了。”
低利潤迅速戳破泡沫
劉偉超的“上網本蜜月”僅僅持續了短短七八個月,之后就迅速放棄了,因為利潤壓力和庫存壓力都變得很大。“有關上網本的泡沫就是在我眼皮底下發生的,一些我熟悉的山寨廠商的確變得飄飄然。”移動互聯網聯盟秘書長李易告訴記者。
賣上網本的利潤有多低?聯想產品集團負責競爭分析的一名內部人士向記者表示,在上網本市場大打價格戰的時期,一臺機器有5美元的利潤就不錯了,“拿Acer為例,成也上網本,敗也上網本。2009年后期Acer毅然押寶上網本,結果積壓幾百萬臺,不僅賣不出去,還要自掏錢給渠道去消化庫存。”
上網本設計公司深圳寶龍達的高級產品經理楊琛學向記者分析稱,上網本的成本在200美元左右,當前市場銷售的價格根本無法貢獻任何利潤,甚至對某些公司而言,要為上網本業務做銷售補貼。
“大約只過了半年左右,從財務報表中,英特爾也意識到自己是在左手打右手,而且左手還沒有右手賺得多。”李易表示。
英特爾踩剎車使上網本夭折加快
上網本誕生之際,創造者的初衷是希望它能夠作為家庭的第二臺輕便簡易型筆記本設備。但市場研究公司NPD 2009年的一份調查顯示,有60%的消費者其實搞不清楚上網本和普通筆記本電腦的區別,很多人購買后從未將它帶出去,而是作為自己的“第一臺筆記本”使用。這種廠商和消費者理解的錯位,導致高端筆記本的銷量受到上網本的顯著沖擊。
“由于大量山寨本低價進入這個市場,最低價的上網本到了999元的價位,利潤徹底被價格戰打飛了。英特爾在低端市場的態度轉變,開始對二線廠商控制供應處理器。”李易表示。2009年5月,深圳市面上英特爾凌動處理器已經面臨嚴重缺貨,高價炒貨成了新的生財之道。當山寨本成為英特爾凌動處理器的天下,這些廠商卻開始感覺到英特爾的“變臉”。
西安硬雪工業設計公司負責人于斌告訴記者,在2008到2009年時,公司與為數眾多的山寨廠商有著上網本設計的合作,“多得做不過來。”但忽然間,合作就中斷了,“就在同一個時間,他們幾乎不約而同地同時悄無聲息了。”
“威盛原本只想把上網本當作一個小眾產品,一些二線品牌的小廠家玩玩就可以了,但英特爾太重視抑制對手的發展了,把很多品牌都拖進自己的陣營,依靠山寨廠商在低端市場把威盛‘滅’了。接下來,它自己卻踩下了剎車,實際上使得上網本的夭折時間提前了。”李易表示。
死因二
低質進入者 上網本概念被搞臭
利潤低帶來的一個現象就是產品在質量上打折扣。消費者對“上網本”概念的錯位理解,同時導致他們對產品產生嚴重的心理落差。NPD的調查指出,有四成的消費者表示自己后悔購買了上網本。
利潤低,質量也許更低
時至今日,對上網本功能的自嘲者仍為數不少。“360軟件顯示,你的開機速度只擊敗了全國2%的電腦”;“開機要用兩分多鐘,的確挺煎熬的”;“我每次使用網銀時,都要跳出一個建議使用1024×768分辨率的提示框,好麻煩,這是因為我的上網本只有1024×600的分辨率。”還有一位80后作家向記者表示,自己曾一度期待帶著一款上網本在咖啡館度過悠閑的寫作時間,但多次在寫到一半時死機,“交稿時間到了,寫下的東西就這樣不見了,讓人太抓狂!”
內存品牌廠家威剛科技北京分公司總經理黃俊杰曾在上網本領域淫浸多年,近日他向《IT時報》記者表示,上網本發展的中期,其導向已經產生問題,“低價”成為消費者眼中的唯一。于是廠家不斷大打惡性價格戰,在成本控制上的無所不用其極,導致很多上網本的材料選用極低端,“外殼肯定都是塑料的,一個花幾美元就能解決的問題,但一些品牌就是不愿意做。”
山寨老板決定上網本品位
與此同時,不少家電、顯示器廠家等也涌入這一領域,沒有研發,直接采用通用方案,導致產品同質化非常嚴重。黃俊杰說:“上網本是一種很適合女性、孩子使用的產品,在外觀的個性化上這類消費者要求特別高。如果看起來都是一個四方殼子的產品沒有鮮明的差異性,很難獲得青睞。”
頂星科技曾被譽為深圳上網本設計公司的“黃埔軍校”,總裁武小波當年曾表示,很多公司盲目進入這一領域,但設計上并沒有想象中那么簡單,有些設計不好的產品運行20分鐘就會死機。日前記者致電武小波,他似乎對當年的從業并沒有太美好的回憶,他表示自己已淡出上網本市場多年,“過去的就過去了。”
也有動腦筋的廠商,不過僅僅是在外殼外觀上。市面上出現過很多風格怪異的產品,不少品位低俗的要求令設計公司也啼笑皆非。西安硬雪工業設計的于斌告訴記者:“有不少客戶要求放些奇奇怪怪的圖案上去,比如翻蓋上全都鑲金戴鉆,印上佛像什么的,這和廠商老板的修養直接掛鉤。”
凡此種種,嚴重拉低了“上網本”的形象。“其實上網本全球最大的泡沫就在中國的深圳,其他國家都還好。一些從業者嚴重影響了它的生命質量,‘上網本’這個概念也被搞臭了。”李易表示。
死因三
蘋果 時代不再需要能“上網”的筆記本
可以說,上網本是被時代淘汰的,移動互聯網的大發展徹底埋藏了“上網本”這個現在聽起來有點滑稽的名字,蘋果的iPad僅僅扮演了“急先鋒”的角色。
不屑低端產品的蘋果
《哈佛商業評論》高級撰稿鄧勇兵告訴記者,在多次和從業者的接觸中感覺到,PC廠商基本淪為純粹的組裝者,“在上海誕生的某廠商第一個上網本成型產品,據說就是英特爾一支小團隊進入后引導的產物,廠商只是在英特爾主導的規范下生產。”
對于一些大品牌在上網本上的投入,花貴侃認為其性質只是一種“賭”,“產品規劃缺乏長遠的底蘊,對消費市場把握目光短淺是很多人的通病,最終他們都只是跟從大流。事實證明只有堅持不做低端產品的蘋果在隨后取得了成功。”
事實的確如此,放眼當年的PC廠商,只有蘋果在“上網本份額將不斷攀升”的各類預期中保持冷靜,不管是喬布斯還是其他高管都曾放話:“我們不做垃圾的低價產品。”
2009年,上網本全球銷量達3300萬臺,比之前一年翻了個番。2010年1月,蘋果宣布推出iPad一代,當年,上網本還以3940萬臺的出貨量領先于平板電腦的2300萬臺。而2011年,平板電腦全球出貨量為6300萬臺,上網本則僅為2940萬臺。
至2012年,上網本便跌落到業界認為可以忽略不計的份額。外觀的時尚、屏幕分辨率的提升、續航時間的顯著加長、觸摸功能,尤其是蘋果賦予iPad的良好形象,與之對比,名聲已不佳的上網本的“有鍵盤”等優勢可謂微不足道。此外,3G上網手機的大行其道,也成為人們“上網”的首要選擇。
“也許應該感謝蘋果通過Macbook Air、iPad等產品,真正完成了上網本當時‘輕薄便攜’的訴求。”黃俊杰表示,蘋果是一家十分特殊的公司,看中的并非僅僅是市場份額,而是利潤,從一開始就不愿意費勁生產根本不賺錢的產品。因此iPad等產品都相對瞄準高端市場。而利潤,正是催動一款產品真正獲得更佳生命周期的推動力。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