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面板廠華星光電放棄華映改投彩晶
市場傳出,中國TCL旗下華星光電原可能與華映合并,但由于華映財務體質不佳,華星光電恐將轉向與另一家面板廠彩晶合作,盡管消息并未獲雙方公司證實,已激勵彩晶股價早盤強攻漲停、華映早盤跌幅約在2%。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140377.htm今年10月下旬華星光電副總裁王國和在10月下旬到華映參訪,并與華映董事長林蔚山、總經理林盛昌會談等高層洽談合并細節,由于當時也是經濟部公告的第三波開放陸資來臺投資、取消投資上限時間點,也因市場揣測,這是否將成為第一起陸資參股臺灣面板廠的投資案,但華映方面當時未證實此項消息。
華映擁有在國內的福州、深圳、吳江三個廠區,而華映2-3年前的確有幫華星大尺寸產品代工模塊,華星在國內自有品牌手機出貨,也有部分中小尺寸模塊由華映提供,雙方原先即有合作往來。
Witsview副總張小彪指出,華星光電在TV模塊產能不足,先前華映又有TV模塊廠于華星光電廠區旁幫忙做TV模塊代工,由于雙方原有合作關系,因此洽談合作機會較高,加上華映近年轉型為中小尺寸面板廠,若能成功將TV模塊廠切割出去,也將降低人事及相關成本支出,雙方若順利合并產生互補效益較大。
日前華映國內模塊廠華映科技因重大資產重組而暫停交易,當時市場也解讀,華映科技重組很可能和先前傳出華映將與華星光電整并一案有關。
不過,由于華映財務表現不佳、與大股東大同又有交叉持股的問題,若華星光電與華映真進行合并,還需進入不少財務會計上程序,也使得雙方合作事宜傳出進入停滯。
至于市場傳出的華星光電新合作對象,張小彪評估,雙方合作機會應該不大,主要是彩晶僅有一條5.3代線,雖折舊壓力逐減輕,但由于彩晶專注在中小尺寸與NB業務上,其中NB因其他面板大廠不停擴產,也壓縮到彩晶的生存空間;隨中國面板廠逐漸仿造韓廠全面多元化發展,承作包括手機、電視、NB面板等事業,相較下華映具有1條4代線、2條2.5代線、1條6代線,并握有IPS廣視角技術授權等專利技術,在各尺寸領域較有競爭力。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