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性AMOLED能否掀起終端革命?
通過辦公室玻璃窗進行視頻會議、在公共汽車站玻璃上顯示交通信息、手機屏幕可以折疊起來……這些場景有望在不久的將來成為現實。隨著平板顯示技術的不斷進步,柔性顯示將為人們提供更多的想象空間。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139129.htm2012年,韓國三星和LG Display在宣布年底前量產大尺寸OLED電視后,近日LG Display表示將在2017年開發出“60英寸可彎曲透明顯示屏”,三星也意圖2013年將柔性顯示屏應用于手機終端。在平板顯示廠商的大力推動下,柔性AMOLED帶來的差異性顯示終端或將掀起終端革命。
韓企爭相卡位推出時間表
無論大尺寸OLED還是柔性顯示,韓國企業欲憑借自身零組件與品牌的垂直整合優勢率先進入市場卡位。
近年來,不少面板廠商在柔性顯示屏的研發方面都進行了積極布局,其中韓國企業可謂是不遺余力。近日,三星公布了一段正在開發中的柔性AMOLED顯示屏的展示視頻,隨后又有消息傳出三星將投資2兆韓元(約18億美元)用于OLED的研發,其中3000億韓元用于強化柔性面板的生產。與此同時,LG Display也宣布以電子紙技術為主的6英寸柔性塑膠顯示器將進入量產階段。
LG Display Mobile/OLED事業本部長呂相德副社長表示:“LG Display量產全球首款塑料電子紙屏,將極大地推動電子書市場的快速發展。同時,塑料電子紙屏的量產也必將加速OLED產品與柔性顯示屏的開發進程。”
事實上,在柔性面板材料方面已有許多廠商進行了研發,包括三星在內的各大廠商在歷年的顯示器展會上均展出過相關產品,無論是積極擴張G5.5與G8.5的生產線建設,還是柔性技術的研發,韓國企業欲憑借自身零組件與品牌的垂直整合優勢率先進入市場卡位。
TrendForce副總張小彪在接受《中國電子報》記者采訪時說:“目前柔性面板并不是我國臺灣和大陸面板廠商首先開發的目標,但是在實驗室都有進行研發?,F在大家都在積極拉高平面式AMOLED的良品率。對于柔性顯示而言,柔性技術與材料端仍存在量產的瓶頸,面板廠的量產能力仍是其發展的關鍵。”
記者在采訪中也了解到,維信諾幾年前在實驗室內就已經實現了單色和彩色柔性OLED產品的研發,其中單色顯示效果已經不錯,但目前尚未實現商品化。對維信諾而言,布局大尺寸AMOLED是現階段發展的重點。
AMOLED成柔性顯示主要方向
AMOLED兼顧不破裂與可撓的特性,是廠商開發柔性產品的主要技術路線。
柔性顯示是非常具有前景的顯示技術,柔性顯示技術的發展使信息的顯示更加靈活多樣。目前研究較多的實現柔性顯示的主要技術包括:液晶顯示(LCD)、有機電致發光(OLED)和電泳顯示(EPD),這些技術都可以置換可繞式原件,并搭配可繞式驅動基板,以實現柔性顯示。
記者了解到,三星和LG Display起初都以AMOLED技術開發柔性顯示屏產品,近一兩年來,三星繼續加強AMOLED技術柔性屏的開發,而LG Display除了開發AMOLED柔性屏之外,還在開發采用EPD技術的可繞式電子紙產品。
張小彪告訴《中國電子報》記者:“在TFT-LCD方面,供應商可以實現0.1mm的薄玻璃,并以Roll to Roll的方式生產,以實現可繞的特性,但是卻不具備不可破性,加上目前TFT設備機臺規格的設計無法直接生產,目前面板廠商投入并不積極。”
張小彪認為,AMOLED少了TFT必須使用的背光,更輕薄化,同時上游材料商與面板制造商亦積極尋求具備不可破特性用以替代玻璃的基板材質,屆時能夠兼顧不破裂與可繞的特性,但解析度卻是先天的障礙。至于EPD,恐怕在市場玩家逐漸退場后,未來難以有所發展。韓國廠商基本上仍以AMLOED為產品研發的主軸。
LG Display方面表示將在2017年開發出“60英寸可彎曲透明顯示屏”,具備超高清(UD)級畫質,透光度可達40%以上。該產品所采用的顯示技術將以有機發光二極管(AMLOED)為主要研究方向。
解決關鍵問題方能掀終端革命
解決AMOLED的解析度問題,以及如何找到最適合的外型符合使用習慣,是能否掀起革命的關鍵。
近年來,三星為了尋求差異化,推出了具有輕薄優勢的AMOLED手機終端。然而,隨著TFT-LCD技術的不斷進步,In-cell觸控等技術同樣能做到輕薄,AMOLED能帶來的差異性還不能夠掀起革命。反觀柔性AMOLED技術,除了輕薄外,還具有不可破的特性,安全的優勢會吸引更多消費者的眼球,再加上柔性手機終端在外型上打破了傳統的平面式裝置,未來有機會帶動手機的新一輪革命。
張小彪告訴《中國電子報》記者:“AMOLED原先存在解析度的問題,這個問題依舊會出現在可繞式AMOLED上,因此解決AMOLED的解析度問題,以及如何找到最適合的外型符合使用習慣,應該是能否掀起革命的關鍵。”
根據Displaybank的預測數據,柔性顯示市場規模將從2015年的11億美元增長到2020年的420億美元,約占整體平板顯示市場的16%;出貨量將從2015年的2500萬臺增長到2020年的8億臺,約占整體市場的13%。柔性顯示產品不僅會替代現有的顯示產品,還有可能創造出新型顯示應用市場而引領市場的增長。替代既有產品的市場規模約從2015年的5億美元增長至2020年的19億美元,而新型市場規模將從2015年6億美元增長至2020年的22億美元。
韓國慶熙大學教授張震認為,柔性AMOLED有很大的商機,未來的電視將用到柔性顯示器。
從AMOLED發展經驗可以看到,三星發展小尺寸AMOLED已趨成熟的情況下,大尺寸電視仍無法順利量產。而大尺寸AMOLED電視量產不斷推遲,主要原因是技術瓶頸尚難攻克。若要量產柔性AMOLED電視,良品率、量產能力、成本問題仍是無法回避的。
事實上,柔性AMOLED顯示發展最重要的意義在于改變了人們對顯示器的使用習慣,若能找到其合適的應用與市場,必將成為AMOLED技術的突破點。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