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手機與無線通信 > 市場分析 > 微軟平板電腦的前世今生:希望與失望間徘徊

        微軟平板電腦的前世今生:希望與失望間徘徊

        —— 微軟已在希望和失望之間徘徊多次
        作者: 時間:2012-06-21 來源:新浪科技 收藏

          導語:國外媒體今天刊文稱,過去十幾年,平板電腦就像科技行業中的“海市蜃樓”:出色的創意、似乎觸手可及,然而在滿懷希望的公司走近這一創意時,往往只能得到失望的結果。已在希望和失望之間徘徊多次。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133790.htm

          以下為文章全文:

          早期產品

          周一發布了全新的平板電腦Surface。這并不是推出的第一款平板電腦。實際上,自PC出現以來,微軟工程師就在設想如何重塑個人計算。

          80年代末,多家公司曾試圖開發基于觸摸筆的計算機,微軟也不例外。1991年,微軟發布了基于 3.1的擴展“ for Pen Computing”,使計算機系統能接受觸摸筆輸入。有幾款硬件產品采用了微軟這一軟件,并被認為是當代平板電腦的先驅。這是一些方形的便攜式設備,設備的一面配備了屏幕。不過這些設備無法對手指觸摸做出響應,因為當時的理念是使計算機模仿筆記本和筆。

          90年代,基于觸摸筆的計算流行一時,相應的計算設備也吸引了大量關注。不過,主流計算設備仍采用鍵盤輸入。

          2000年后的多次嘗試

          2002年,微軟創始人比爾·蓋茨(Bill Gates)表示,早期平板電腦“幾乎是痛苦的回憶”,而微軟將推出一款軟件,實現他和其他人“多年以來的夢想”。這就是Windows XP的Tablet PC版。這一次,惠普、三星電子、東芝和宏碁等廠商均開始生產平板電腦。

          與此前一代產品類似,那一代產品也與當代平板電腦外觀類似。不過從內部來看,這些平板電腦實際上只是PC。與iPad不同,這些平板電腦價格昂貴,售價約為1500美元,此外也非常笨重,而電池續航時間也存在問題。用戶需要付出較大的代價,才能獲得利用觸摸筆輸入這一功能。

          另一方面,微軟對觸摸筆的支持還非常膚淺。Windows仍是一款基于鍵盤鼠標的操作系統,許多功能幾乎無法使用觸摸筆完成。第三方應用則沒有針對觸摸筆進行優化。而大部分這些平板電腦同時也配備了鍵盤,從而與筆記本類似。

          這些平板電腦適合某些特定的商業應用,例如需要站立使用計算機時。不過這些平板電腦仍是小眾產品,生產這些平板電腦的廠商也在不斷減少。

          在推動平板電腦發展的同時,微軟還鼓勵富士通和優派等合作伙伴開發智能顯示屏(Smart Displays)設備。這些是尺寸更大的家用平板電腦產品,通過WiFi連接至PC,從而在小范圍內提供昂貴的移動顯示功能。相對于功能完整的平板電腦,智能顯示屏是價格較低的替代品。2003年時,一些價格約1000美元的智能顯示屏產品面市。不過當智能顯示屏被啟用時,相關聯的PC將無法再使用。這類產品的銷量很低,微軟很快于2003年取消了該項目。

          微軟2006年再次嘗試開發平板電腦,與其他一些廠商合作,共同啟動了名為Project Origami的項目。微軟的理念是開發小尺寸PC,而屏幕可以通過手指進行觸摸操作。這一次參與的公司較少。三星為其中之一,并推出了型號為Q1的產品。

          不過,微軟并未從此前平板電腦的失敗中吸取教訓。Windows仍很難通過鍵盤之外的設備操作。項目開發的“超級移動PC”價格仍然昂貴,電池續航時間仍然很短。Q1在上網時的電池續航時間只有約2小時。不過Q1的重量僅為1.7磅(約合0.77千克),僅僅略重于第一代iPad。

          2008年,有報道稱微軟正在開發另一款平板電腦,這被稱作“手冊計算機”。微軟這一產品的代號為“Courier”,配備了2塊屏幕,并由鉸鏈連接在一起。這款產品適合觸摸筆和手指輸入。微軟2010年宣布放棄該項目,稱這只是該公司進行的一次創新探索。

          2008年,微軟展示了一款基于觸控操作的計算機Microsoft Surface,不過這更像是一張桌子,而非一塊平板。這款產品并不面向家用,而是用于店堂展示或其他類似應用。不同尋常的是,微軟并未讓硬件合作伙伴來生產這一產品,而是自行生產并銷售。盡管是一款小眾產品,但Microsoft Surface仍吸引了一定關注。

          Windows Mobile的歷程

          如果放大對平板電腦的定義,那么微軟確實曾在平板電腦領域獲得過成功。2000年,微軟推出了用于PDA的Pocket PC系統,這一系統與傳統Windows差異很大。相對于Palm的PDA產品,采用Pocket PC的產品性能更強。Pocket PC支持彩屏,并支持隨意的手寫。康柏曾在知名的iPAQ系列產品中很好地利用了Pocket PC軟件。不過PDA仍是一個規模較小的市場。Pocket PC隨后被用于智能手機,并被重命名為Windows Mobile。然而,Windows Mobile很快遭遇了黑莓手機和iPhone的的激烈競爭。

          首先在平板電腦市場取得突破的公司是2010年時的蘋果。通過增大智能手機的尺寸,而不是縮小PC的尺寸,蘋果使iPad獲得了成功,這也與微軟此前的做法不同。手機芯片價格更低,同時帶來了更長的電池續航時間,這意味著iPad更輕、更便宜、電池性能更好。此外,iPad使用的iOS系統從一開始就基于觸控操作來設計。

          微軟的新戰略與此類似。Windows 8借鑒了Windows Phone的設計和功能。更重要的是,Windows 8的一個版本支持手機處理器,而不僅僅是傳統的PC處理器。目前尚不清楚,微軟是否能使Surface平板電腦獲得成功,或者仍只是一個“海市蜃樓”。



        關鍵詞: 微軟 Windows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兴业县| 商丘市| 苗栗县| 樟树市| 武夷山市| 彩票| 修武县| 丹巴县| 朝阳区| 阿拉善左旗| 天祝| 丰镇市| 宁波市| 克东县| 铅山县| 义马市| 上饶县| 松江区| 巴里| 元氏县| 伽师县| 清水县| 巴南区| 古田县| 读书| 普格县| 介休市| 香格里拉县| 梅州市| 赤城县| 防城港市| 陈巴尔虎旗| 潞西市| 当涂县| 西充县| 银川市| 清水河县| 吴旗县| 永昌县| 深泽县| 泊头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