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電源與新能源 > 業界動態 > 多渠道消除光伏發電“棄光”現象

        多渠道消除光伏發電“棄光”現象

        —— 中國成為全球第三大光伏市場
        作者: 時間:2012-05-31 來源:中國電子報 收藏

          積極改變光伏發電“棄光”現象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132997.htm

          要想徹底解決光伏“棄光”問題,智能電網的普及將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途徑。

          首先,建設能夠適應光伏電站大規模接入的智能電網。

          光伏發電因其間歇性和不穩定的特性,不受普通電網的青睞。從目前行業發展的趨勢來看,未來光伏發電必然成為替代傳統能源甚至取代傳統能源的新品種。因此,建立一個堅強的智能電網將是自然選擇。所謂智能電網,就是電網的智能化,它是建立在集成的、高速雙向通信網絡的基礎上,通過先進的傳感和測量技術、先進的設備技術、先進的控制方法以及先進的決策支持系統技術的應用,實現電網的可靠、安全、經濟、高效、環境友好和使用安全的目標。要想徹底解決光伏“棄光”現象,智能電網的普及將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途徑。

          其次,光伏電站的選址應當與電網建設水平相匹配。

          從當前光伏電站和電網建設水平來看,短期內要想解決全國范圍內的光伏電站接入電網并不是很現實。因此,在光伏發電方面,我們需要往二類、三類地區發展,通過更靠近電網來解決并網困難的問題,爭取在經濟較為發達、土地資源相對寬松的地區建設光伏電站。盡管可能導致發電成本相對高一些,但是可以達到全生命周期發電的效果,這樣我們的發電成本就能在可控的狀態下。就目前來講,在電站開發方面,大多數發電商收益與融資成本基本是接近的,如果沒法保證發出的電量都能轉化成收入,那對電站建設方的發展將是極為不利的。如果長期保持這樣的局面,必將會影響到光伏產業的正常發展。

          再次,通過分布式光伏發電擺脫電網的束縛。

          按照國家能源局所下的定義,“分布式發電是指位于用戶附近,裝機規模較小,電能主要由用戶自用和就地利用的可再生能源、資源綜合利用發電設施或有電力輸出的能量梯級利用多聯供系統,并網電壓等級在110千伏及以下。”分布式光伏發電靠近用電側,可以就地消納,很好地解決大型光伏電站的電力所受到的電網送出能力的限制。至2010年底,全球分布式系統的累計裝機容量約有23.4GW,占光伏累計裝機容量的66.8%,歐美國家分布式發電所占比重更高。歐美等國光伏發展的經驗已經表明,分布式發電是解決光伏并網的一個行之有效的辦法。隨著土地成本的增加,大規模電站因為電網問題的影響,其經濟性正在遭受人們的質疑。未來分布式光伏發電將成為主流趨勢。例如,較為典型的是光伏建筑一體化,在我國正在逐步地推廣與實施,我國擁有豐富的屋頂資源,可以充分地將陽光資源轉化為清潔、無污染的電力。

          最后,成立專責機構,統一標準,管理歸口。

          希望國家盡快設立專責的綜合管理部門,制定光伏電站的標準,并實行嚴格的監管。過去光伏發電在電力供應中所占的份額非常小,所以相關責任部門沒有重視,但是未來我們的光伏發電必然會日益的壯大起來,這是一個必然的趨勢。如果沒有一個統一嚴格的電站建設標準,光伏電站的質量就得不到保證,使用壽命就會縮短,它的負面影響是顯而易見的。標準只是個框框或者說手段,盡管如此,它也是必須恪守的一條底線。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關鍵詞: 太陽能 光伏電池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巨野县| 婺源县| 会泽县| 若尔盖县| 灯塔市| 墨竹工卡县| 宁安市| 岢岚县| 乌拉特前旗| 桐城市| 东山县| 淮北市| 武乡县| 屯留县| 醴陵市| 台山市| 崇义县| 澜沧| 永福县| 商都县| 保靖县| 商南县| 霞浦县| 翁源县| 鸡泽县| 合肥市| 古蔺县| 拜城县| 邯郸市| 石景山区| 南城县| 白玉县| 越西县| 东乡族自治县| 宣城市| 海林市| 汉阴县| 南部县| 张家港市| 连江县| 固原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