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測試測量 > 設計應用 > 深入探究802.11ac技術

        深入探究802.11ac技術

        作者:David A. Hall,National Instruments 時間:2012-05-15 來源:電子產品世界 收藏

          在最新的一項市場調查中,研究人員預計:到2015年,每年將有超過10億臺IEEE 無線通信設備投入使用。這是一個相當驚人的數字,特別是考慮到尚未成為官方標準的前提下。所以你可能會問:“什么是協議,它跟當前的Wi-Fi有何區別?”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132413.htm

          如果你還記得幾年前,世界上最早出現的一些802.11n Wi-Fi產品曾被打上“草稿-n”的標簽。這些路由器和接入節點被冠以“草稿-n”綽號,是有其特定的原因的:官方標準尚未形成。現在,802.11n產品已經無處不在,作為一種先進的Wi-Fi標準被廣泛接受。然而,就如同大多802.11g產品已經移至802.11n一樣,下一代的Wi-Fi將會基于802.11ac規范。

          新802.11ac規范的初衷是考慮到更高數據吞吐量的要求。就如同我們已經看到Wi-Fi從802.11a/b發展至g再到n,802.11ac的超高吞吐量(very high throughput, VHT)規范可以實現極高的數據傳輸速率。在此,我們將探討其物理層中一些主要的技術特性,以及它如何支持高數據吞吐量。此外,我們將特別分析一些不斷演進的特性,例如應用更高的信道帶寬、調制類型的改變、以及更多空間流(Spatial stream)的應用以實現更高的數據速率。

          首先,我們比較一下過去的以及未來的Wi-Fi的基本的物理層規范,如圖1所示。  

          圖1. 新一代Wi-Fi中的物理層規范的技術演進

          如圖1所示,802.11n規范中最主要的新特性就是通過引入4x4 MIMO技術,使用了更多的空間流。發展至802.11ac后,可實現的最大的空間流可達8x8 MIMO。此外還有其它的重要改變,包括:可選的160 MHz信道帶寬,以及引入了256-QAM調制機制。

          使用更高的信道帶寬

          追溯至MIMO技術起源,Shannon-Hartley原理曾被認為是計算一個數字信道的數據吞吐量的主要理論模型。  

         

          公式1. 經典Shannon-Hartley信道吞吐量理論模型


        上一頁 1 2 3 4 5 下一頁

        關鍵詞: NI 測試 802.11ac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宁蒗| 丹巴县| 德州市| 海伦市| 漯河市| 玉山县| 明溪县| 龙里县| 南昌市| 洛扎县| 盘锦市| 普定县| 新竹市| 新建县| 谷城县| 卓资县| 乌拉特中旗| 葫芦岛市| 开封市| 修文县| 静宁县| 尉犁县| 柯坪县| 昌都县| 桓仁| 石嘴山市| 宁强县| 道孚县| 湖口县| 静乐县| 长顺县| 栖霞市| 绥芬河市| 绥中县| 渝北区| 阳城县| 沅江市| 土默特左旗| 三河市| 汝南县| 中方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