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手機與無線通信 > 市場分析 > 分析稱中國聯通或將加速向LTE過渡

        分析稱中國聯通或將加速向LTE過渡

        —— 提升網絡質量將成為2012年中國聯通最為重要的事項之一
        作者: 時間:2012-04-06 來源:cnbeta 收藏

          雖然還存在這樣那樣的問題,但這并沒有能夠阻擋的步伐。在正式獲發WCDMA運營牌照三年之后,終于走到了行業領先者的地位,成為了國內3G市場上的龍頭。 成績不能否認,短板更需補足。從現實的角度來看,的網絡覆蓋、網絡穩定性以及給用戶的感知與業內的最高水平仍有差距,提升網絡質量將成為2012年中國聯通最為重要的事項之一。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131040.htm

          具體到網絡和投資策略上,預期中國聯通在今年將會繼續加大網絡覆蓋的廣度和覆蓋深度。基本完成3G網絡對鄉鎮的覆蓋,實現“3G上山下鄉”,;另一方面,為了保證網絡的接入速率優勢,將會進一步加大HSPA+的覆蓋范圍,提升用戶感知。

          在這篇文章中,我們重點討論的是如何低成本提升移動網絡的峰值速率和用戶感知,為后續的市場競爭奠定基礎。是繼續保持在框架內的技術演進,擴大HSPA+的覆蓋范圍,還是保持現有架構直接向演進。

          可能在很多人看來,這是個不需要討論的問題,聯通肯定會選擇前者。但來我們來看一下GSA給出的商用網絡數據:2009年2張、2010年15張、2011年31張、2012年72張。HSPA+可以無限逼近的水平,但最終不能替代LTE。LTE的部署既有技術驅動的因素,也有投資驅動的因素,但更多的是競爭驅動的因素,比如AT&T和Verizon的競爭部署,同樣的情況在國內會出現嗎?

          最終方向

          目前,LTE已經成為無可爭議的下一代無線寬帶標準,WiMAX陣營已經基本退出了主流市場。對于采用UMTS標準的運營商而言,是應該拿出更多的時間來考慮技術演進,特別是針對HSPA+和早期LTE。在UMTS以HSPA為起點建網的情況下,向LTE演進無非有兩條路線。

          一是直接向LTE過渡,將更多的CS和PS業務承載在LTE上。其優勢是LTE標準制定和技術發展欣欣向榮,同時LTE可以以更低的成本來提供傳輸管道和應用速率,但LTE重新定義了網絡結構和空中接口,OFDM和CDMA在技術上有本質不同,與現有所有3G版本均不兼容,網元無法直接實現共用。

          總體而言,這種演進方式是很劇烈的,大量的網絡網元無法再利用,大量的用戶被迫更換終端設備,整個產業被趕著走,歷史投資難以得到保護。

          第二種方案是是在HSPA的基礎之上引入HSPA+,然后逐步引入LTE。其最大的優勢在于平滑演進,有效保護歷史投資,包括中國聯通在內的絕大多數運營企業都是采用了這種方案。

          但無論是采用哪種技術演進路線,向LTE演進是必然選擇。不同的判斷可能有兩點,一是LTE網絡部署的時間節點,二是是否要對3GPP WCDMA進行更多的投資,包括64QAM和MIMO等增強技術的引入。

          路線微調

          中國聯通采用的是平滑演進的思路,初期建設無線接入網選擇R6版本,全網同步建設HSDPA和HSUPA,設備硬件支持MBMS和HSPA,并具備向LTE演進的能力,根據后期業務需求,通過軟件升級滿足MBMS、HSPA要求,通過部分硬件升級實現向LTE的演進。

          總體可以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支持MBMS和HSPA 64QAM;第二階段支持HSPA MIMO;后續向LTE進一步演進。從目前的情況來看,中國聯通已經在全國多數重點城市開啟了64QAM功能,速率為21M。

          按照既定的技術路線,中國聯通接下來將會引入MIMO。但在筆者看來,中國聯通在全網范圍內引入MIMO進一步增強網絡性能的可能性正在降低。因為64QAM是軟件升級,成本是比較低的;但MIMO則需要增加或者改造天饋線系統,對于終端也有新的要求,無論是部署成本還是后期的運行維護都會增加。

          這個成本的增加應該早在聯通的預想之內,但LTE的快速成熟和HSPA+產業鏈的進程放緩則在其意料之外。現在選擇直接部署LTE的運營商越來越多,LTE的商用條件開始逐步成熟,歐美主流運營企業一直是WCDMA產業鏈的基石,他們現在開始將更多的投資灑向LTE。AT&T和Verizon的網絡競賽,正在向病毒般一樣在全球所有主流成熟電信市場展開。

          在HSPA+產業鏈支持方面,HSPA+只有在R8階段引入64QAM和MIMO的條件下,才能達到接近LTE的傳輸速率,但目前支持R8 HSPA+的終端數量,與LTE的終端芯片供貨能力相差不大。但需要指出的是,LTE在終端芯片側是在快速成熟,但R8 HSPA+恐怕將無人問津。

          從目前發展情況來看,中國聯通依然保持著技術與網絡上的優勢。但我們并不認為聯通按照既定的技術演進路線大規模的引入MIMO技術,中國聯通可能會引入多載波技術作為替代。多載波/雙載波對于網絡的改造非常小,但卻可以顯著提升網絡性能和用戶感知,而且從技術成熟度和產業鏈成熟度來看,也沒有多少風險,大部分運營商也選擇了這個技術。

          從競爭驅動來看,中國市場是個例外,因為運營企業并不能完全按照自身對于技術與市場的理解而做出判斷。如果中國移動的TD-LTE進展非常順利,中國聯通可能將被迫部署LTE網絡應對。但聯通還是坐享了產業鏈的紅利,就像部署WCDMA網絡一樣,已經有很多海外運營商為其鋪就了“成功之路”。



        關鍵詞: 中國聯通 LTE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邓州市| 什邡市| 邵武市| 宜兰县| 嘉峪关市| 遂宁市| 五常市| 甘谷县| 盘山县| 安化县| 张掖市| 长治市| 清丰县| 南乐县| 寿光市| 阳东县| 郁南县| 嘉鱼县| 伊川县| 平和县| 东城区| 襄汾县| 米泉市| 枝江市| 靖江市| 皮山县| 华阴市| 井冈山市| 读书| 广昌县| 土默特左旗| 图木舒克市| 清河县| 贺州市| 泽库县| 武强县| 永嘉县| 西华县| 桑日县| 西宁市| 离岛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