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行業被警告:總理報告稱要制止盲目擴張
美國雙反(反傾銷、反補貼)調查步步緊逼、光伏組件價格持續下降、行業巨頭頻現虧損……正在經歷陣痛的中國太陽能光伏行業又遭到“警告”。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130062.htm3月5日,溫家寶總理在兩會上做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表示“制止光伏、風能等產業盲目擴張。”
“制止、盲目擴張”這樣的措辭表現了政府對整個行業發展不滿的同時,行業擴張步伐并未停止,跑馬圈地擴大規模仍是眾多企業的選擇。
行業虧損
仿佛是在比拼誰會虧得更多,年報虧損正在成為光伏行業最無奈的“風景”。
3月9日,光伏領軍企業無錫尚德發布2011年財報,虧損超過10.067億美元;而2010年凈利潤為2.369億美元,此前另一行業巨頭英利2011年虧損32億元人民幣(5.098億美元),而在2010年同期這一數字是凈利潤13.87億元人民幣,即使是表現相對較好的阿特斯,2011年第四季度虧損也達到了5990萬美元。
“2011年光伏行業全行業虧損基本成為定局,”多名行業專家對新金融記者表示,“但是行業并未因此出現大的變動,行業未來長期看好。”
“今年我們處于一個光伏市場低迷的時候,大家知道,任何產業是波浪式發展的,但是它還會受到大環境,特別是經濟環境、金融環境的影響,”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副理事長、光伏專委會主任趙玉文對記者表示。
“比如說這次的金融危機,以及今年的歐美主權債務危機對世界光伏市場都造成了很大的沖擊和影響,所以造成今年光伏市場的低迷。”
不可否認,中國近幾年來在光伏領域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自2007年成為世界第一大光伏電池的生產國之后,已連續四年保持領先地位,并且增產之速度令人驚訝,2007年年產量為1.18GW,到2010年達到了年產10GW,年均復合增長率達到104%。
工業和信息化產業部發布的《太陽能光伏“十二五”發展規劃》顯示,“十一五”期間,我國太陽能電池產量以超過100%的年均增長率快速發展。2007~2010年連續4年產量居世界第一,2010年太陽能電池產量約為10GW,占全球總產量的50%。
在世界光伏常量排行榜上,美國曾經是世界最大的生產國,后來被日本所替代,再后來被歐洲替代,最后被中國替代。
“我們按照太陽能電池產量對世界15大電池廠商進行了排隊,這15大廠商里面,中國大陸和臺灣占到了9個,國外占了6個。”趙玉文表示,從更長時間維度看,按照太陽能電池的產量作為一個標準來衡量,最近10年中國光伏產業的年增長率平均為55.5%。“國際上大家掃描一下,全方位地掃描一下,其他產業是否在5年、10年里,有這樣高的增長率?”
但同時,快速發展也帶來了后面的隱憂。中國光伏行業原料和市場“兩頭在外”的弱點,尤其是光伏市場集中在國外,過快的發展使得產品供過于求,加上目前歐美經濟衰弱,對光伏補貼減少,貿易保護升溫,造成目前光伏行業的“極度”寒冬。
我國太陽能電池產品90%以上出口,2010年出口額達到202億美元,而這很大程度上歸功于勞動成本的相對低廉。
事實上,相對歐美國家,中國發展光伏產品的最大優勢仍然是便宜的勞動力價格。“核心技術仍掌握在發達國家手中,發展很被動,此外中國光伏行業盲目跟風投資,造成產能過剩,是中國目前行業最大的問題。”光伏專家鄺少平解釋道。
盲目擴張
整個2011年,全國光伏廠家有近70%倒閉或處于停產狀態,近20%的廠家生產負荷不足50%。
顯然,光伏行業過度投資,產能過剩已經引起高層重視。
溫家寶總理在本次人大會議做的《政府工作報告》中闡述“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時明確表示,“將推動戰略性新興產業健康發展。建立促進新能源利用的機制,加強統籌規劃、項目配套、政策引導,擴大國內需求,制止光伏、風能等產業盲目擴張。”“溫家寶總理的報告是有導向性的,主要還是由地方政府來執行”,發改委能源研究所可再生能源發展中心研究員時璟麗表示,“對于光伏產業,國家可以實行一定的控制,這種控制更多的是引導和規范,而不是簡單的打壓,這是由國家能源發展整體規劃決定的。”
從全世界角度看,2011年全球新增光伏裝機27.79GW,同比2010年的17.5GW,大幅增長62.97%。創造了新的歷史紀錄。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