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布斯:Play Store借力Google品牌但難撼蘋果
據國外媒體報道,3月6日,谷歌將Android Market更名為Google Play Store。美國《福布斯》發表分析文章認為,Android這一名字難以在大眾中普及,谷歌希望用自家公司的品牌推動數字內容的銷售,不過谷歌新的整合舉措,很難對蘋果業已成熟的 iTunes下載服務構成威脅。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129968.htm《福布斯》指出,谷歌的更名舉動,可能讓部分觀察人士感到不解。不過,這的確是一個有的放矢的舉動,時機選擇在了蘋果即將發布新版平板電腦之前。在提供數字內容和娛樂方面,谷歌希望能夠向蘋果的iTunes發起挑戰。
谷歌將Google Play Store自稱為“數字娛樂目的地”,其將容納谷歌的音樂、電影、圖書和移動應用軟件等所有存放在“云中”的內容。對于網民來說,即使離開個人電腦之后,也可以在任何一個移動設備商通過谷歌平臺使用數字內容。
雖然谷歌高層沒有做出直接表述,但是實際上,通過Android這個操作系統,谷歌希望成為移動互聯網時代的微軟。和蘋果的“花園圍墻”相比,Android生態系統更加開放,谷歌預期將會催生數以百萬級的應用。在早期和蘋果的競爭中,應用軟件生態系統的模式也曾被微軟所利用,并讓微軟避免成為互聯網時代的“恐龍”。
《福布斯》文章指出,“Android”這一名詞聽上去太技術化,無法成為家喻戶曉的大眾品牌。將所有的數字內容標注上“Google”的品牌是一個明智之舉。Google Play Store的名字,似乎“冷落”了數以千計的非娛樂應用,也許有一天,谷歌會推出“Google Apps Apps”的新產品。
Google Play Store的模式是否會成功,《福布斯》給出了否定的回答。蘋果不僅僅能夠鎖定iPod、iPhone和iPad的用戶,此外還可以通過極為普及的iTunes播放軟件鎖定其他終端設備的用戶。比如即使用戶的音樂即時保存在“Google Music”中,但該用戶或許會用蘋果的iTunes軟件來播放音樂。
《福布斯》文章認為,即使是遠期來看,Google Play Store很難沖擊到蘋果iTunes。不過如果谷歌能夠提供近乎無縫的用戶體驗,同時和眾多的數字內容提供商達成合作(許多內容商至今仍然擔心這家搜索巨頭涉足自己的地盤),那么Google Play Store或許能夠成為數字娛樂發行的少數“剩者”之一。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