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月光:全球半導體封測第一
張虔生:除非客戶有要求,日月光與飛利浦、NEC的整合案都是應客戶要求。并購聽起來容易,但做得不好,出來的效果卻會是1+1<2。過去多年,大陸半導體業兩大基本要素都不具備,人才、設備都沒有,就算土地價格給我便宜點,也根本不是重點。現階段我們并不打算在內地展開并購,因為大陸可被收購的成熟企業非常少。它們的營收與技術實力都不強,而且收購重視人才,對方實力本來就沒我強,人才水平也與我們有差距,買下個企業,還得重頭做,那還不如自己直接研發生產。為什么很多大陸的相關企業大多在做“代工”?就是因為缺乏人才,更沒有掌握關鍵性的技術。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124275.htm僑報:你是這個行業的龍頭,但更多的中小同行企業可以怎么發展?
張虔生:全球封測市場有150多家企業,絕大部分都是小企業,日月光營收雖超過60億美元,但市占率也不過7%,市場急需整合,這個行業只要20家企業就足夠了。
地產與工業項目無關
僑報:日月光強調了對員工的培養,作為上市公司,對員工持股的安排是怎樣的?
張虔生:日月光集團在臺灣地區和美國上市,但由于中國大
新聞背景
去年7月在上海建成的日月光中心廣場,是張虔生在商業地產方面的重要布局之一。作為全球最大半導體封裝及測試服務公司,目前日月光在上海工業的投資約人民幣130億人民幣、員工約11000人,都集中在張江。此外,日月光在金橋還將投資約240元億來打造一個半導體封裝測試的園區,屆時日月光在上海的工業投資額將會超過400億元,每年能創造550億元以上的營收。
陸的一些員工無法持有上市公司的股份,為了解決他們的持股問題,日月光旗下的環旭電子股份有限公司計劃在A股市場上市,目前正在證監會進行審核,有可能會是全員持股,盡量使勞資對立程度降低。
僑報:你幾年前曾經說過:“把老虎關在這邊(臺灣地區),搞了半天都變成病貓了……事實上,應該放最厲害的老虎出去。”現在來到大陸,“最厲害的老虎”最深的體會是什么?
張虔生:如果只在臺灣,發展空間有限。如果我不來大陸設廠,也會有其他人來。我是中國人,不如我來更好。以前,有人會覺得把技術教會大陸的企業了,那可不得了。現在,兩岸關系良好,大陸工程師可以派到臺灣受訓,臺灣工程師可以在那帶領這些學徒,對大陸工程師而言可以深造又加薪。一些人不應該把大陸市場視為威脅,應該把它視為機會,可以通過合作達到互惠雙贏。
僑報:對于上海市民來講,“日月光”留給他們最深的印象是商業地產,而不是半導體,這兩者是否存在聯系?
張虔生:說實話,地產才是我們老本行,半導體是后來發展起來的。大陸的地產生意,都是家族生意,與日月光半導體無關。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