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聯網的發展應結合我國經濟現狀
2011年7月15日,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聯通科技委主任劉韻潔先生在某論壇上發表了題為“物聯網和車聯網的發展”的主題演講。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121507.htm劉院士首先談一下物聯網的發展狀況。物聯網發展的狀況,現在的問題是怎么提出來的。我們的世界有一個觀念,必須有很多領域需要改變,其中一個領域就是我們的電力系統,現在我們的電力系統實際上是40%到70%的電力系統,并沒有提供給我們的用戶。石油開采的資源只能是20%、30%。這次金融危機,沒有預警,信息這么發達,沒有預測出來。今后還會不會有類似的危機,這樣的危機下一步是什么?是能源還是什么?我們要不要做一些準備來面對這些情況,所以IBM在09年提出智慧地球的概念,這個概念要從現在的互聯網時代向物聯網發展,這是一個什么樣的概念?就是讓最先進的科技技術深入到國民經濟發展當中來,使我們的經濟可持續發展,這就是智慧地球的本質想法。什么是物聯網,大家不要把物聯網當成另外一個網,物聯網是移動網、互聯網、電子網的綜合,從筆記本網絡、手機網絡,延伸到其他各個領域里面,比如說延伸到土壤里面,延伸到汽車里面,將觸角延伸到每個行業,延伸到汽車行業,交通行業。
大家聽到一些傳感網、物聯網、泛在網。大家都知道奧巴馬政府,以傳感器網絡為核心基礎的網絡,智慧地球以傳感器為核心的網絡,這又是一個非常關鍵的部分。歐盟在去年也制定了歐盟發展物聯網計劃,要確保歐盟在互聯網發展上面屬于領導地位,日本、韓國也制定了國家的發展戰略。我們國家從溫總理、胡總書記對物聯網也給予高度的重視。應用的領域無所不在,農業、智能交通,智能電網,醫療方面,我們今天要講的領域跟車聯網有關,就是物聯網在智能交通當中的作用。智能交通就是要解決兩個問題,一個是安全問題,全球每年因為交通事故死亡的人數是70萬人,我們國家大概是1/10,這是多么大的損失,給多少家庭帶來不幸,我們09年財務損失是900多億。另外要解決的是交通堵塞和能耗問題,能耗和交通堵塞造成的損失非常大。造成這么大的損失,美國統計,因為交通事故造成的損失,每年高達700多億美元。北京的三條主干道堵塞都是很厲害的,這個問題不解決,就制約我們老百姓的正常生活和工作。智能交通領域,原來我們智能交通總是在紅燈上面做文章,現在我們是在汽車上面做文章,汽車出現故障之前有一些預警的信息,要在這個領域去做文章。歐盟研究智能駕駛方面,美國也在研究車輛跟道路基礎設施的互相互動,日本的智能性交通系統,各國都大力投入車聯網發展。這是歐盟在研究智能汽車的體驗,包括他們制定的一些標準,包括ISO都在制訂車聯網的組織。車聯網絕對不是一個工業性的思想,現在頂級的會議都在研究車聯網的問題,車聯網的問題已經引起學術界的重視。要解決這些問題,如果這些問題不解決,這個社會不可能持續發展。他們研究的包括道路的檢測,組織網絡,車和車之間的協同共性,車和車之間的通訊,現在有WCDMA,通過一個網,從這個車到那個車,它不是這樣的。需要解決的問題是安全信息方面的問題,有些是網絡方面的問題,現在都在研究這些問題。美國車聯網在標準化方面非常重視,制定了相關的標準,他們要做這個事情,首先要制訂行業的統一標準。但是他們解決的問題就是三個,歐盟和美國都一樣,車聯網解決就是三個問題,一個是安全問題,一個是綠色問題,第三個問題就是智能化的問題。這個目標很明確。
這是交叉路口的一個碰撞問題,這是一個原理,通過右下角的圖可以看到,車和車碰撞,要怎么制止,在路邊都有設備,計算每輛車的危險,要發生故障時候,它會自動控制你的車,避免車輛的碰撞。這是日本的智能交通情況,從社會各個方面做這個工作,這些都是著名的公司在參與智能車聯網的研究。我們可以看看日本方面的情況,有多少協會關注這個領域,有大力的人力從事這個工作,而我們國家,很多部門壟斷,你不能做,他也不能做,這是我部門的事情。既然它在爭這個事情,能不能管好,有沒有人管,那不重要,關鍵是這個領域不希望別人去參與。現在要把這個事情做好,需要全社會的力量,不是一個部門能夠做好的事情。電子商會組織這個會議,我覺得非常有意義,我希望通過這樣協會、商會共同來做這個事情。
我們看看產業界在做什么事情。美國通用汽車公司在做車聯網的概念,它的目標就是要智能駕駛,要把一些全球導航儀全部應用起來。去年10月份,谷歌推出一個至人駕駛的智能汽車,測到這個道路是80公里,它就按照80公里行使。因特爾也將推出智能無人駕駛。有人會覺得汽車是我們汽車行業的事情,軟件行業為什么做這個事情了,是不是不務正業。大家都知道高檔的汽車,50%的成本是IT的成本,電子的成本,所以他們做汽車,這是理所當然的。我們這些企業沒有這些概念,這是我們國家在十二五規劃當中的一些思路,在全國高速公路,重要路段、橋梁,包括鐵路、水路制定這樣一個規劃,把智能交通網絡納入到十二五規劃當中。我們國家的情況,中國聯通的情況,我了解了一下,利用WCDMA,跟吉利、比亞迪這些大的汽車制造業建立了合作協議。我認為這是非常必要的,但這僅僅是第一步,最重要的是什么呢?我參加北京市的交通管理系統,最重要是要把每部車的運行狀態,運行速度,每天從哪里出發到哪里,把這些路況在后臺的計算機里面有處理和分析。每條路上有多少輛車,這個智能交通的價值比你打個電話的價值大的不得了。如果這部分做之后,后臺的數據處理,云計算,在智能交通網絡和車聯網發展大力用武之地。這不只是炒作,而是實打實的,我們現實生活當中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車聯網要攻克的關鍵技術,一個是車的關鍵技術,包括車聯網信息協同的技術,包括一些標準方面的問題,這些標準體系都是需要去解決的。還有一個問題我們物聯網和車聯網面臨的一些挑戰,我們在這個方面,在技術方面的能力不是很強,每輛中高檔車的傳感器是300、400個,高檔的傳感器大多數都是進口的。如何價格更便宜,性能更智能,這些都是需要我們去做的。這些東西,每個部門都需要整合力量,需要打破行業的壁壘,在這個過程當中,也需要注意安全和隱私的問題。
物聯網也好,車聯網也好,但是我們往往過重把它看成一個鏡框,形成很大的產業,造成很大的效益,這個是很重要,也是必然的,但是我覺得應該是怎么做呢?應該更綜合我們國民經濟,在車聯網,在交通方面,有哪些重大問題需要我們去解決,這些問題,如果我們通過創新的技術,能夠解決這些問題,我們物聯網、車聯網的機會就在這里面,劉院士最后提到。
物聯網相關文章:物聯網是什么
電機保護器相關文章:電機保護器原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