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尼電視7年巨虧50億美元 面臨止血難題
5月26日,日本電子巨頭索尼發布其截至2011年3月31日的財年年報,占其整體收入近一半的消費、專業電子和部件集團實現3.57萬億日元(430億美元)銷售收入,但是營業利潤卻只有29億日元(3500萬美元)。其中銷售收入超過130億美元、原本有望扭轉的電視業務,卻錄得9.264億美元的巨額虧損,這已是索尼電視的第7個虧損年。
連續7年虧損
虧損的總金額已經超過了50億美元
索尼電視業務過去7年的虧損都有著各自的原因,最初2004和2005財年的虧損是戰略性虧損,為了盡快處理CRT電視的庫存,并且讓液晶電視業務搶占市場份額。
繼2005財年虧損9億美元、2006財年虧損3億美元后,索尼電視業務曾在2007財年一度達到19.7%的市場占有率,甚至在2008財年上半年實現短暫扭虧。
然而好景不長,2008年下半年突如其來的金融危機讓索尼的一切努力都付之東流。日元升值40%,而韓元貶值30%,這讓索尼在與三星、LG電子的競爭中處于絕對的劣勢。
為了保持市場份額,索尼電視業務2008財年出現了20億美元的虧損,而且從2009財年下半年開始其占有率也跌到了行業第三。
事實上,在石田佳久上任后進行了一系列輕資產的改革,但是由于金融危機后日元升值,以及液晶電視價格連續大跌,其虧損的局面一直沒有得到扭轉。
面板之困
與中國大陸的彩電企業一樣,索尼也深受面板之痛
索尼方面對本報記者表示,“公司進行的結構調整已經逐步顯現出效應,以面板采購為主的生產材料費用在不斷下降,中國等新興市場的需求不斷增長,索尼將針對新興市場特點提供更為合理的產品型號組合,力爭盡快實現液晶電視業務的盈利。”
直到2004年4月索尼才與三星電子簽署合資協議成立S-LCD液晶面板公司,索尼擁有50%股權。直到2005年,索尼才開始使用S-LCD7代線的面板,到2007年7月索尼才開始使用8代線生產的面板。
然而由于S-LCD的核心技術為三星擁有,而且S-LCD的三條高世代線只能保證向索尼每月提供9萬片的產能,這只能保證索尼電視50%的需要,為了解決面板缺口,索尼一直向友達、奇美等采購,而從2011年開始甚至開始恢復向LGD購買面板。
液晶面板價格的波動也是索尼無法控制的,索尼有關人士透露,“2010年5月前面板價格在上升,索尼就沒有購買足夠的面板導致供不應求,而6月開始面板價格連續11個月下跌,索尼雖然購買了大量面板,但面板持續跌價讓索尼承受了跌價損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