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王虧損背后:電子出版競爭力全調查
事實上,早在2007年11月亞馬遜書店第一次大范圍地將電子閱讀器Kindle推向市場之前,全球便有更早的電子閱讀器問世,比如美國的火箭閱讀器,或者是日本索尼的LIBRIe電子閱讀器都早于亞馬遜書店。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119018.htm隨著亞馬遜書店2007年之后的成功引來各路競爭者激烈爭奪的同時,電子閱讀器的普及,其對人們的閱讀習慣、數字版權的重視,乃至對傳媒業的影響都在日益深化。
據美國出版業協會今年4月公布的數據,美國2月份電子閱讀器銷售額同比增長20%,達9030萬美元,這不僅是所有出版品之最,同時,這也是電子閱讀器第一次拿下銷售冠軍。
亞馬遜書店今年1月份便表示,其旗下的電子書銷售業績已超越紙本書,它并將此歸功于自有品牌閱讀器Kindle。美國實體連鎖書店Barnes&Noble總裁馬克帕里什3月底也曾說過,傳統圖書零售商必須在2年內就適應以電子書為中心的市場,否則難逃淘汰命運。
另據美國全國校園書店協會近期公布的報告,接近15%的大學生擁有電子閱讀設備,這個比例半年前僅為 8%,同時,報告顯示,75%的學生仍然更喜歡紙本的教科書。
據《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觀察,Kindle推出以后,目前較為成型的電子閱讀產業模式,便是亞馬遜書店的模式——基于龐大的數字圖書資源庫同時售賣終端,消費者則通過終端以低于市場紙質出版物的價格購買電子出版物,而亞馬遜書店則將營業收入與電子版權所有者分成。
基于電子閱讀器的推廣,目前國內媒體圈討論較多的為對傳統媒體的影響。一方面,有觀點認為,由于新聞紙將被電子閱讀器所代替,再加上互聯網的沖擊,這將是傳統紙質媒體的末日。
但也有媒體人向本報記者表示,改變的只是新聞的載體,而未來一旦出現規模化的彩色電子閱讀器,或許紙質媒體會重現生機。因為不僅省去了紙張和印刷成本,同時,彩色電子閱讀器也將使紙質媒體可以在電子閱讀器上發送整版包括有廣告的出版物,屆時,內容仍將為王。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