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IC設計產業低迷
具有英特爾(Intel)血統的USB3.0設計公司睿思(Fresco)及美商德儀(TI),近期順利搶下2011年USB3.0Host晶片的USB-IFLogo認證頭香,臺系IC設計公司則全軍覆沒。臺系IC設計產業可謂屋漏偏逢連夜雨,據悉政府相當重視事件發展,正著手研擬政策,希望為臺系IC設計找到藍海出路。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118761.htm臺灣IC設計業近來壞消息不斷,除了大陸展訊搶食臺灣IC設計業者訂單外,德儀(TI)提出65億美元購并國家半導體(NationalSemiconductor)也引發類比IC產業震撼,這次USB3.0Host控制晶片認證,臺系IC設計業者又全數出局,令人為臺灣IC設計產業的前景捏把冷汗。
經濟部官員指出,類比IC占臺灣IC設計業的產值約6~7%,最大宗的仍是邏輯IC,因此德儀購并國家半導體應不至于嚴重影響臺灣IC設計產業,而且德儀產品單價高,雖然跨入工業與車用IC領域,但臺廠還不至于沒有生存空間,不過如果德儀利用自有8吋晶圓廠推出性能好、價格低廉的產品,勢必對臺廠帶來龐大的競爭壓力。
官員表示,值得注意的是高通(Qualcomm),該公司在3G領域有成熟的技術,但高通產品策略并非一成不變,目前正積極朝2.5G、2.75G市場提供功能少但穩定性佳的產品,壓縮同系業者的生存空間,這對以通訊為主力的業者的確會造成壓力,至于Netbook受平板電腦大賣影響,相關設計業亦受波及。
官員指出,政府正透過國家型科技計畫的方式,引導IC設計產業從以往的通訊、電腦、周邊、顯示器驅動等3C產品,逐步朝車用IC、醫療電子、綠能IC等領域發展,此外,「產業創新條例」也將持續給予臺系IC設計業者在研發費用的稅費抵免,希望為臺灣IC設計產業營造生存利基。
至于大陸IC設計起飛,以致大陸系統端對臺系IC設計業釋單量大幅減少的事實,官員表示,大陸和臺灣IC設計產品的雷同度很高,一旦大陸業者能提供安全性高、可靠性高的產品,的確會對臺廠造成威脅。而過去臺廠擅長的貼近系統客戶需求優勢,大陸也逐漸具備此特色,再加上大陸官方對大陸本土產業的指導與政策性保護措施,臺系業者在大陸內需市場已愈來愈討不到便宜。
官員強調,臺灣IC設計占全球20%,僅次于美國,且遙遙領先其它競爭對手,且德儀、高通也不可能吃下整個市場,臺灣IC設計產業的產值仍會持續成長而非萎縮。至于臺灣IC設計產業是否終究無可避免會出現殺價競爭?官員表示,臺灣IC設計業者產品雷同度很高,聯發科購并雷凌就有其擴大產品線的策略考量,未來業界之間購并以擴大產品線的情況應該還=持續上演。
業界分析,目前包括聯發科、聯詠、矽創、奕力、旭曜及茂達相關IC設計業者第1季營收表現不佳,主要就是大陸山寨機市況低迷,以及全球中、低階市場產值開始萎縮所致。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