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地震致全球面板業陷斷炊風險
日本東北部的大地震,其“蝴蝶效應”正觸動全球電子產業的神經。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117727.htm雖然旭硝子、電氣硝子和康寧在日本的十多座液晶玻璃基板熔爐在這次地震中并未受損,但是對于全球,特別是中國的液晶面板產業來說,這次強震可能令上游的一些核心部件面臨“斷炊”的風險。
“華星光電8.5代線3月剛剛進入設備進駐和安裝階段,由于80%的液晶面板制造設備需要從日本采購,現在因為地震部分設備的到位將延遲。”TCL集團品牌中心總經理梁啟春3月14日告訴記者。
面臨同樣問題的還有京東方北京亦莊的8代線。此外,昆山龍飛7.5代線、三星蘇州7.5代線和廣州LGD8.5代線雖然仍未啟動,但如果地震的影響延續下去,這些高世代生產線的面板制造設備采購也可能面臨延期的可能。
更為重要的是,液晶面板的上游核心部件因為日立、JX、佳能、尼康等位于茨城、宮城等地的工廠受到地震影響較大而停產,對全球液晶面板產業都將形成連鎖反應,而臺灣地區面板行業已經迅速對此形成了自己的應對措施,但是液晶面板剛剛恢復的產能可能受此影響再度減產。
電子材料業的災難
雖然臺灣面板行業在上游很多核心部件領域都有布局,但很多材料依然需要從日本進口。
當所有面板廠商都在慶幸旭硝子、康寧等玻璃基板工廠未受到日本強震影響之際,臺灣地區工研院給出的一份《日本地震對臺灣相關產業的影響評估報告》卻讓業界感到了壓力。
根據本報記者得到的這份報告,日本是全球電子材料行業的領導者,包括半導體、液晶面板等上游的電子材料全球約有七成來自日本,雖然這些生產線主要集中在關西、九州和四國,但是有部分廠商如日立化成、JX日礦、ADEKA、日本化成等工廠位于與震區臨近的茨城等地,而其他工廠也可能受到電子供應限制而采取限產措施,這對液晶面板等產業的影響將是直接的。
京東方有關人士認為,雖然韓國和臺灣地區很多廠商也在電子材料領域有所突破,比如說LG化學、盛宇光電等,但是住友化學、日立化成等日本廠商才是全球電子材料行業的領導者。
臺灣工研院的最新報告就指出,在面板模組驅動IC貼合所使用的異方性導電膠(ACF)領域,日立化成的占有率超過五成,而其客戶主要是三星、LGD、友達、奇美和夏普等5大廠商,其工廠主要位于日本的茨城,這次地震震感相當于6級地震,其工廠受到一定影響而處于停產狀態。
三星電子有關人士指出,如果日立化成的ACF工廠全面停產,那么主要的面板廠商近期就要依靠ACF另一生產商日本SCID(Sony Chemical &Information Device),其生產線皆在鹿沼,距離震央較遠影響較小。
據悉,雖然LG Micron與三星Cheil在ACF領域也有布局,但是全球占有率只有5%,而且主要自供,所以臺灣面板廠商這次受到的影響將最大。
友達光電全球執行副總彭雙浪表示,雖然臺灣面板行業在上游很多核心部件領域都有布局,但是在電子材料領域依然是薄弱的,很多材料依然需要從日本進口,一旦出現地震等情況,臺灣面板行業就面臨限產的困境。
據悉,新奇美和友達則建立起了除了玻璃基板、增光片、部分電子材料外的所有配套產業,如奇美旗下就有奇菱、奇景分別生產背光模組和驅動IC,而彩膜和偏光片都自制,而友達的配套公司達虹、達信、威力盟等都是其子公司。
除了ACF的短缺困境外,對于全球面板行業來說,在上游的印刷電路板業的壓延銅箔,日本的JX日礦為金屬材料供應大廠,有三座工廠位于茨城,其全球占有率超過75%,而在曝光設備工廠尼康和佳能其工廠也在震區,這對面板行業都將形成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