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揮高分辨率與高效率IP網絡的效益
在大多數情況中,大學校方一開始僅采購一部H.264編碼設備與攝影機,放在一間教室里使用。若對效果感到滿意,校方主管就會開始擴增影音系統。隨著H.264設備的成本持續下滑,這些系統對許多學校變得更具吸引力,于是就開始在每間教室裝設編碼設備與攝影機。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117280.htm廣播應用
許多有線電視與衛星電視產業的廣播業者,一開始是采用MPEG-2編碼技術來支持標準分辨率電視,MPEG-2至今仍是最普遍的標準。然而業界的趨勢開始要求廣播服務供貨商,必須支持越來越高的頻寬。觀眾觀看越來越多的高畫質節目,光是一個頻道的頻寬需求,就會增加到約是SD頻道的4倍。除了轉移至HDTV外,廣播產業的其它各種服務,也會進一步推升網絡頻寬的需求。這些服務包括隨選視頻、3DTV、以及游戲等。為因應這些需求,廣播業者將H.264 AVC視為一個可行的選項,可用來擴充網絡頻寬。
初期采用H.264的用戶,一般都是電信供貨商,他們推出各種IPTV網絡電視服務。H.264協助電信供貨商通過現有的寬帶網絡,將有限頻寬做最好的利用。隨著IPTV的廠商持續增加,顧客除了現有的供貨商外,還能獲得第4種選項:目前的選項包括地面(無線廣播)、有線、以及衛星。隨著HDTV變得普及化,衛星廣播業者成為第二波轉移至H.264的業者,因為他們需要把大量內容傳送到衛星上。
毫無疑問,H.264 AVC的應用將持續擴展至更多的廣播環境中。除了主要市場外,非都會地區的電信業者很可能會采用IPTV或衛星技術。這些規模較小的網絡將需要更多的H.264編碼設備,但會采用更低廉的機種。這些較小的市場中,主要的應用包括視頻點播(VOD)服務,以及廣播私有與區域性的內容。
SoC 解決方案
當H.264技術標準趨于穩定,半導體廠商便著手開發高度整合的SoC,通常會整合一個高效能處理器,以及應用需要的功能。就H.264編碼解決方案而言,廠商開發的整合解決方案通常采用ARM核心,負責執行耗費大量處理資源的編碼功能。一些SoC達到極高的芯片整合度,滿足應用的各種復雜要求。實際例子包括機頂盒(STB)、內建DVR數字錄像功能的機頂盒、以及攝錄像機。 SoC可帶來許多方面的優勢。高整合度,加上最佳的編碼效能、最小的尺寸規格、最低功耗、以及最低成本。即便廠商初期的設計,采用軟件解決方案或FPGA,最后仍會轉而采用SoC,藉此讓產品在市場上普及。雖然SoC的功能固定,但仍可通過變更韌體,藉此升級在芯片內處理器上運行的功能。
建置概要
H.264 AVC的第一個規格草案是在2003年推出,至今已有一段時日,一些芯片廠商已開發出各種SoC,用來執行H.264的Full HD編碼作業。由于市場趨于成熟,軟件型H.264編碼器在Full HD方面的質量,很難追上硬件型方案。FPGA解決方案的市場機會,僅局限于對價格最不敏感的應用。倘若目前市面上SoC所提供的功能,幾乎接近應用所需的所有功能,那么結合SoC與一個小型FPGA,就能建置所有需要的功能 – 這種解決方案不僅發揮SoC的低成本優勢,還能藉由FPGA提供定制化功能。富士通MB86H46/MB86H56 是第一批問市的SoC方案,提供實時的Full HD(1920x1080x60p) H.264 AVC編碼與解碼功能。這款芯片可提供同級產品中最低功耗,在進行Full HD編碼時僅消耗600 mW的電能。低功耗加上小底面積,讓這款產品適合支持各種使用電池的小型裝置,而且這款芯片的優異效能與功能,也能支持較大型的專業編碼器(如圖3) 。
結論
因特網的大幅成長,帶動各種服務的需求,包括通過IP網絡傳送語音與影片內容。隨著H.264 AVC標準趨于成熟,加上業者推出各種編碼用的低成本SoC,各種新應用便陸續浮現,包括像手術房、遠距學習、以及提供IPTV服務的小型廣播業者。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