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測試測量 > 新品快遞 > 英特爾中國社會公益及教育活動大事記

        英特爾中國社會公益及教育活動大事記

        ——
        作者: 時間:2006-03-10 來源: 收藏
        •關注教育,長期不懈

        英特爾意識到教育是幫助我們迎接未來變化的重要因素。要想在這一知識經濟中生存并發展,未來的公民、員工或者用戶必須具備二十一世紀的技能。

        適應快速的變化要求我們必須具備高級思維能力,例如解決問題的能力、推理能力、交流能力、創造性、協作和決策能力等,其中最重要的是要具備數學和科學知識。學習這些技能的最好辦法就是通過互動式或項目式學習。如果學生能夠通過實踐進行學習,他們就能夠更好地理解那些概念,并能牢固地掌握所學到的知識。 

        英特爾®教育創新計劃是一項持續不變的承諾,旨在通過與全球教育家和政府領導合作,推動教學領域的創新,幫助當今的學生在知識經濟中取得成功。 

        英特爾®教育創新計劃致力于:
        •增強技術在課堂中的有效及創新應用;
        •表彰科學、數學和工程領域的杰出人才;
        •推進高校在先進技術領域從事課程開發與研究;
        •通過社區教育提高落后地區青年人的技術應用能力和問題解決能力;
        •增加從事技術職業的青年女性與少數民族人員的數量。

        英特爾對教育的承諾持久而深入。迄今為止,英特爾已在其全球教育項目中投資近10億美元。 

        英特爾的在中國開展的教育計劃包括從基礎教育到高等教育,從正式課堂到非正式課堂的一系列項目:

        •1997年  中國首家英特爾®電腦小博士工作室正式成立。
        鑒于中國日益擴大的家用電腦市場和對計算機教育的重視,英特爾于1997年啟動了全國性的兒童電腦培訓項目。小博士工作室是英特爾公司針對青少年教育進行的全球化推廣項目,主旨是進一步推動個人電腦在中小學的普及,培養中小學生對計算機多媒體和網絡技術的學習興趣,以及中小學生對互聯網的有關知識和實際操作,并向中小學生傳遞計算機發展的最新信息;同時,也向中小學計算機教師提供一個接觸世界最新計算機技術的機會,提高社會各界對普及青少年電腦新技術的認識和關心。1997年5月9日,英特爾公司在北京成立了英特爾在中國的第一家電腦小博士工作室。英特爾公司首席執行官克瑞格•貝瑞特博士出席了開幕儀式。八年來,英特爾與方正、長城、TCL、浪潮等中國領先的PC電腦制造商合作,先后在中國的多個城市建立了19個英特爾®電腦小博士工作室,其中第18家建在四川臥龍自然保護區,于2005年5月20日啟用。迄今為止,全國有超過150萬學生接受了英特爾®電腦小博士工作室的免費電腦培訓。

        •2000年  英特爾®未來教育計劃在中國正式啟動。
        英特爾® 未來教育是一項面向全球的教師職業發展計劃,旨在幫助教師在課堂中有效運用技術來改進教學效果。該計劃使用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方法,幫助教師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到學習活動中來,以便幫助學生們更好掌握21世紀的必備技能。2000年6月在中國啟動,并得到了中國教育部的大力支持。2003年8月28日,英特爾公司與中國教育部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預計到2005年底,該計劃將覆蓋中國的31個省市,培訓教師數量超過60萬名。

        •2000年  英特爾國際科學與工程大獎賽(Intel ISEF)
        自2000年開始,英特爾公司與中國科學技術協會(CAST)合作,贊助中國學生參加一年一度在美國舉行的Intel ISEF總決賽和中國國內的一系列聯席賽事。2004年在美國俄勒岡州波特蘭舉辦的Intel ISEF上,來自上海外國語大學附屬外國語學校(上外附中)的高中生朱元晨,憑著他的3D計算機圖形項目成為Intel ISEF頂級獎項――“英特爾基金會青少年科學精英獎”的三名得主之一,這時迄今為止,中國學生在該項賽事上獲得的最高榮譽。在國內,每年參與ISEF聯席賽事的中國學生超過1500萬。

        •2002年  英特爾電腦俱樂部
        2002年9月7日,在中國科學技術協會(CAST)的大力支持下,英特爾宣布在成都建立中國首家英特爾電腦俱樂部。成都英特爾電腦俱樂部是全球英特爾電腦俱樂部網絡的一部分。學生在指導老師的幫助下,通過實際運用技術,發掘自身潛力,培養技能,樹立自信心。迄今為止,成都英特爾電腦俱樂部的會員數量已超過3000名,他們定期到俱樂部學習創作數字作品、設計網站,以及制作自己的音樂光盤和電影短片。

        •2002年  英特爾杯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
        “英特爾杯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 始于2002年,是由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信息產業部人事司共同主辦的面向全國高等學校大學生的學科競賽活動。競賽內容既有理論設計,又有實際制作,有助于實施高等學校的素質教育,培養大學生的創新能力、協作精神和理論聯系實際的學風,幫助大學生培養工程實踐素質、提高學生針對實際問題進行電子設計制作的能力。競賽隔年舉行一次,吸引了來自國內外高等院校大學生的踴躍參加,為優秀人才的脫穎而出創造條件。

        •2004年  英特爾®求知計劃
        2004年11月16日率先在中國啟動,隨后英特爾在印度、以色列和墨西哥也啟動了這一計劃。該計劃旨在幫助處于技術條件相對落后地區的青少年,通過培訓掌握技術知識和二十一世紀的技能,以期彌合數字鴻溝,使年輕人獲得在知識經濟時代立足的必要技能。在中國,該計劃是英特爾公司與中國科學技術協會(CAST)的合作項目。至2005年底,全國29個省市的逾63,000名青少年將完成該項目的培訓。

        •高等教育計劃
        英特爾公司與世界各地的大學密切合作,共同致力于新技術的研究與課程開發,以適應日新月異的技術發展。在中國,英特爾與20多所重點大學建立了合作關系,合作方式包括:向大學捐贈設備、資助科研項目、支持課程開發、舉辦學生競賽、設立獎學金和研究基金,以及舉辦由英特爾高級技術專家主持的研究論壇和技術講座等。英特爾致力于通過提供最新技術和專有知識,幫助進一步提高高校教學質量,改進課堂教學與科研水平。



        •關懷社區,共創和諧

        作為全球社區的一名企業公民,英特爾堅守自己的責任和信念:服務社區,共創和諧社會。在過去的10年里,英特爾全球員工共投入了120萬個小時參與社區志愿者愛心服務工作。多年來,英特爾在中國也開展了多項社區關懷活動:
        1998年,“英特爾參與社區”項目成功引入中國。如今每年有超過三分之一的英特爾員工通過該項目參與到各項社區、公益和教育活動中。

        •1998年,設立“英特爾優秀教師”獎,獎勵為本地高校教育事業作出杰出貢獻的老師。

        •1998年  由美商會牽線同“浦東新區上南輔讀學校”(后更名為“浦東新區陸家嘴聾啞輔讀學校”)建立協作關系,并開始參與學校一年一度的校際特奧運動會。

        •1999年,設立“英特爾開放日”- 向社區打開大門,迎接各方來客。

        •2000年,利用三年時間在上海市扶植起30家各具特色的“英特爾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學校”。

        •2001年,冠名贊助“英特爾上海市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每年都吸引了一千多名的中小學生參賽。

        •2001年,主辦兩年一屆的“英特爾”杯上海市中學生環保辯論賽。

        •2002年  與上海市環保局, 上海市集成電路行業協會, 上海市三資企業‘環境、健康和安全’交流中心以及復旦大學管理學院共同主辦“上海市工業廢棄物處理論壇”。

        •2004年,上海中學生朱元晨摘得英特爾國際科學與工程學大獎賽(Intel ISEF)最高獎。

        •2004年,啟動“英特爾科技環保進社區”項目,大規模深入當地社區開展科技和環保活動。

        •2004年,上海交大 - 英特爾先進半導體制造系統研究中心掛牌成立

        •2004年,英特爾產品(上海)有限公司榮獲中國質量管理獎,成為國內第一家獲此殊榮的外商獨資企業。

        •2004年,英特爾四川鄉村女教師項目,英特爾已捐贈52臺電腦,英特爾志愿者參與講電腦、英語課等,上百名女教師受益。

        •2004年,英特爾志愿者幫助殘疾人學電腦,迄今已有600名的殘疾人受到英特爾的幫助。

        •2004年,英特爾為中國臥龍自然保護區的中國保護大熊貓研究中心部署了寬帶和無線通信網絡,顯著改善臥龍自然保護區的通信網絡,能夠覆蓋數千米范圍的區域,滿足研究人員野外工作環境中的通信需要,利用一流的數字技術有效地管理寶貴的熊貓生存環境。

        •2004年10月,英特爾與非盈利性國際教育機構GLOBIO攜手在中國臥龍大熊貓博物館建立了GLOBIO與英特爾青少年學習基地。英特爾為基地部署了最新無線技術。利用基于英特爾迅馳移動計算技術的筆記本電腦,臥龍沙灣和耿達兩地中心小學的教師和學生們可以與世界各地建有同樣類型的學習基地的學校聯系,進行跨文化的交流和相互學習。

        •2005年,首屆大學生電腦產品設計比賽在上海交大頒獎。

        •2005年,英特爾產品(上海)有限公司與來自10所大學54位教授舉辦半導體及制造先進技術研討會。

        •2005年,第二屆英特爾-大學亞洲論壇在上海舉行。

        •2005 年,英特爾與國家集成電路產業培訓基地合作,舉辦2005年微電子封裝課程講座,來自21所大學的52名教師接受培訓。

        •2005年,英特爾資深工程師為上海交大,成都電子科技大學等1000多名學生講授微電子封裝技術課程,累計80余學時。

        •2005年,英特爾中國公司員工僅僅用了一周的時間為印度洋海嘯災區的群眾募集到人民幣54,673.56元。

        •2005年,英特爾浦東基地與浦東新區高橋鎮和高東鎮簽訂“基地•社區”共建科技傳播活動協議書

        •2005年,英特爾中國有限公司與國際特奧會合作在北京、上海和成都舉行了“未來我們創造”慈善義跑活動,宣傳“平等寬容”的特奧精神,傳遞社會對智障人群和關懷。三地共有超過15000名群眾參加了此項活動。2005年11月15日,英特爾中國有限公司向國際特奧會捐贈了活動中募得的10萬美元善款

        •2005年,英特爾資助10名貧困大學生,他們分別來自電子科大、四川大學和西南交大。

        •2005年,英特爾志愿者幫助城市民工孩子學電腦,讓農民的孩子體驗了科技。

        •2005年,冠名贊助“英特爾成都市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

        •2005年,英特爾環保校園行、社區行系列活動 成都十所高校和六個社區近4萬人受益,為成都市2005年獲得“國家環保城市”做出貢獻,得到成都市葛市長高度評價。

        •2005年,種果樹扶貧項目啟動  英特爾志愿者在金堂縣種下了1500棵桃樹、建立了英特爾成都第一果林捐贈給當地農民。

        •2005年,員工義務獻血  媒體報道成都首家外資企業集體預約獻血。

        •2005年,英特爾志愿者去成都市兒童福利院、圣燈鄉敬老院給孩子禮物及為老人刷墻。

        •2005年,英特爾員工為海嘯、颶風、南亞地震捐款,以及為拯救黑熊捐款。

        •2005年,英特爾產品(上海)有限公司和英特爾(中國)有限公司聯合中國福利會少年宮和上海市青少年科技教育中心在上海多個區縣的眾多街道成功舉辦了一系列“高科技助力構建和諧社區”的公益活動,以家庭為單位,以社區為舞臺,以高科技理念作為載體,通過系列豐富多彩的社區培訓和教育活動,使更多的家庭在體驗歡樂數字家庭的同時,感受到了高科技為家庭生活帶來的融洽氛圍,進而推動了和諧社區建設。

        •2005年11月,英特爾產品(上海)有限公司榮獲由中國社會工作協會企業公民委員會頒發的“2005年中國最佳企業公民”獎。

        •2005年12月,英特爾(中國)有限公司榮獲由21世紀經濟報道和21世紀商業評論評選的“2005年中國最佳企業公民行為”獎。



        關鍵詞: 測試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连平县| 磐安县| 上高县| 铜梁县| 龙里县| 松溪县| 凌云县| 柳林县| 万载县| 湘潭县| 德庆县| 潼南县| 美姑县| 海口市| 成武县| 长沙县| 荆门市| 乌兰察布市| 呼图壁县| 徐汇区| 深水埗区| 彭州市| 古丈县| 任丘市| 庆城县| 奉化市| 库车县| 闵行区| 稻城县| 如皋市| 张家界市| 温泉县| 万安县| 波密县| 兴安盟| 青冈县| 菏泽市| 长宁县| 陆河县| 望谟县| 华容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