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利協鑫唐成:行業關鍵時刻 如何維護商業秩序?
金融危機時,為什么選擇主動降價?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116232.htm“通過金融危機,我們得到了什么?我們得到了一大批客戶,具有成長性的客戶,而且建立了最為緊密的合作關系,是患難之交,這也為我們后來的發展打下了基礎。”協鑫集團總裁唐成在《經濟觀察報》年末的“觀察家年會”上,就“商業新秩序”主題,發表演講。
作為全球最大的多晶硅片生產商,唐成分享了一個龍頭企業在行業最危急的時刻,如何應對的經驗。
2008年,協鑫集團的多晶硅硅料供不應求,很多客戶爭搶訂購。當時的市場行情異常火爆,多晶硅價格超過300美金公斤,最高時甚至達到500美金公斤。
未料年末,金融危機突襲,光伏行業遭遇災難性影響。在國際上,很多政府不愿意拿出補貼,來支持光伏行業,光伏企業又面臨資金鏈收緊,生產計劃有變。在這個時候,多晶硅價格最低降到40多美金公斤,幾乎只剩下原有110價格。
“在這個時候,我們應該怎么辦,協鑫完全可以要求客戶履約,或者完全可以依靠法律手段要求履約,以最大程度的保護保利協鑫的經濟利益,唐成說,“但是我們沒有這么做,而是主動找到客戶,考慮其實際情況,最后決定主動采取降低銷售價格的策略,以幫助客戶度過難關。”
保利協鑫這樣做的考慮是不希望中國的光伏產業鏈發生斷裂。唐成介紹,中國的光伏制造行業占全球的70%,如果當時保利協鑫堅持要求履約,雖然保障了自己公司經濟利益,但客戶會難以為繼,中國光伏行業的發展將面臨幾年的倒退。
唐成解釋保利協鑫當時的應對策略稱,企業當然要追求效益,但企業也要具有產業發展的眼光,要有胸襟,因為個體企業的生存,一定與整個產業鏈,與整個社會發展緊密聯系。一個沒有胸襟的企業很難成大器。
事實上,在金融危機時刻,在保利協鑫主動選擇降價之后,很多資質不錯的下游客戶得到了喘息機會,趁機調整生產、經營策略,度過難關。也為此,中國光伏行業在2010年,獲得了再度火爆的機會。
通過這個事件,保利協鑫也與下游客戶患難與共,得到客戶的大力支持,全球前十大電池商,有八家都成為其主要客戶,保利協鑫由此發展為全球最大的硅片供應商。
行業火爆時,為何不順勢漲價?
“金融危機之后,光伏行業再度反彈,加上德國市場重啟,達到了史無前例的大爆發,在市場火爆,國內有效產能無法支撐的狀況下,已經成為全球最大的硅片供應商的保利協鑫,應該如何應對?”協鑫集團總裁唐成分享經驗。
唐成介紹,2010年,是全球光伏行業史無前例大爆發的一年,預計全球裝機量達到16GW,增長規模幾乎翻倍。可以看到,中國資本市場也水漲船高,A股股價高企。一些規模并不大的硅片企業,市值居然達到幾百億。
由于金融危機影響,多晶硅市場價格暴跌,從最高每公斤500美金,跌至40多美金,導致很多光伏企業選擇不再投入,以至于市場再度火爆時,有效產能無法支撐。在供需不匹配的狀況下,多晶硅市場價格獲得大幅反彈。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