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屆高交會情況介紹
第十屆高交會關注“科技”與“民生”特色鮮明。在全國取得抗震救災階段性勝利的背景下,集中展現高新技術在汶川地震的抗震救災和恢復重建中的支撐作用;設立的“科技奧運專展”,集中展示了參與北京奧運的科技企業帶來的運用于北京奧運的各種新技術、新成果;“國際機器人展”展出的各類機器人更是為未來科技給人類生活帶來的改變創造了無限的想像空間。本屆高交會首次成功舉辦了“中國創業家論壇”,全新開辟的“創業與上市專區”,展示了與高交會共同成長的創業型企業發展歷程。同時,各類重大科技活動向高交會聚集的特色也更加鮮明,有近百項科技創新活動在第十屆高交會舉行。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114786.htm為紀念我國改革開放三十周年和高交會舉辦十周年,本屆高交會以序廳的形式對高交會十年成長歷程進行回顧總結,并推出“十大新聞”、“百名風云人物”、“千家創新企業”、“萬個高新科技產業化項目”等“高交會10年”系列評選活動;國家各相關部委院聯袂推出的“國家高新技術成果展”,對改革開放三十年來、尤其是高交會舉辦的十年來中國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歷程與輝煌成就進行全面、集中的展示與檢閱。
主要數據:展覽面積105000平方米。40個國家和地區的110個代表團、3137家參展商、14073個項目和2546家投資商參加了高交會的展示、交易和洽談,參會跨國公司達89家。10個國家和機構組團參展;中國內地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以及香港、澳門、臺灣地區全部組團參展,7個國家的11位部長級官員、9家國際著名企業的高層蒞臨論壇發表演講。本屆高交會參觀人數共計55.2萬人次,專業客戶人氣指數達209.7。有200多家海內外媒體、近千名記者參與報道了大會盛況。
第十一屆高交會
第十一屆高交會是高交會新十年發展的開局之年。本屆高交會深入貫徹科學發展觀,認真落實溫家寶總理的重要批示精神,圍繞“創新·創業·發展”主題,取得了令人矚目的豐碩成果,進一步彰顯了高交會作為我國高新技術領域對外開放重要窗口和高新技術成果產業化重要平臺的價值。
2009年11月16日至21日,第十一屆高交會在深圳會展中心舉行。(從本屆起,高交會的舉辦時間由原來的每年10月12日至17日,調整為每年的11月16日至21日。)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周鐵農出席開幕式并宣布開幕,全國政協副主席白立忱致開幕辭。第十一屆高交會主要內容包括“高新技術成果交易”、“高新技術專業產品展”、“論壇”、“super-SUPE系列活動”、“高新技術人才與智力交流會”及“不落幕的交易會”六大部份。
第十一屆高交會“創新、創業、發展”主題突出,展會內容緊扣時勢,緊抓建國60周年、應對國際金融危機、自主創新、產業轉型等熱點,組織了與建國60周年科技成就以及國家“十大重點產業調整和振興規劃”等相關的技術成果進行展示;專業展方面,在原有“信息技術與產品展”、“電子展”、“光電平板顯示展”的基礎上,增設“新能源與節能環保展區”;布展方面,各省市按照國家區域經濟布局進行布展,區域合作特點更加鮮明;提出了“倡導節能環保,打造綠色展會”的號召,綠色展會特色更加明顯。第十一屆高交會高新技術項目洽談海外分會于5月分別在德國的紐倫堡和匈牙利的布達佩斯成功舉辦,規模空前,反響熱烈,高交會的國際化特征更加顯著。
主要數據:展覽面積105000平方米。49個國家和地區的106個代表團、3000多家參展商、15000個項目和1800多家投資商參加了高交會的展示、交易和洽談。17個國家和機構的26個展團參展;中國內地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以及香港、澳門、臺灣地區全部組團參展, 16位部長級官員、多位國際著名企業的高層蒞臨論壇發表演講。本屆高交會參觀人數共達50.6萬人次,專業觀眾人氣指數212.5,200家海內外媒體、近1300名記者參與報道了大會盛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