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元件/連接器 > 專題 > 歷屆高交會情況介紹

        歷屆高交會情況介紹

        作者: 時間:2010-11-22 來源:高交會新聞中心 收藏

          第五屆高交會為紀念高交會舉辦五周年特設了“歷屆高交會優秀成交項目展”,從一個側面回顧和總結了高交會在推進高新技術成果商品化、產業化、國際化方面取得的成就和經驗;高新技術論壇之一的多國部長論壇上,中、埃、英、俄等四國科技部長出席并共同簽署了《深圳宣言》;“super-SUPER專題活動”在本屆細化成具有個性化的“菜單式”服務,成為高交會獨有的服務品牌;“中美CEO互動對話”活動上,數十位來自中美雙方的CEO以“面對面”的形式直接對話,在國內尚屬首次。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114786.htm

          主要數據:展覽面積36000平方米,18個國家(國際組織)政府團組,42個國家和地區的90個代表團、2930家參展商、7857個項目、1138家國內外投資商,全國35個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及港澳臺地區和27所高校,國家5個部(院)參加了展示、交易和洽談,成交總額達128.38億美元。有包括中、埃、英、俄等四國科技部長在內的60位嘉賓在高新技術論壇登臺演講。來自20個國家和地區以及中國20多個省市、30多所重點高校的400多位高層人士參加了高級別的“圓桌會議”和“super-SUPER互動”系列活動,包括5家“全球十大證券交易機構”在內的10家海內外證券交易所以及400多家海外創業投資機構參加了“中國企業海外上市咨詢洽談活動”。據北京九鼎市場研究有限公司調查,專業客戶人氣指數達153。

          第六屆高交會

          第六屆高交會在高交會的發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在仍使用高交會展覽中心的同時,第六屆高交會主場成功移師新建的深圳會展中心,展覽總面積比上屆增加了近3倍,達到135500平方米,為歷屆規模最大,同時參展的國家數量、參展的跨國公司數量、全國各省市區參展面積、高校參展數量、專業展的專題數量和規模等均創下歷史最高紀錄,使高交會實現了由初創到成熟的跨越。

          2004年10月12日至17日,第六屆高交會在深圳會展中心和高交會展覽中心同時舉行。時任國務院副總理吳儀出席了開幕式并宣布開幕。第六屆高交會主要內容包括“高新技術成果交易”、“高新技術專業產品展”、“世界科技與經濟論壇”、“super-SUPE系列活動”、“高新技術人才與智力交流會”及“不落幕的交易會”六大部份。

          繼第五屆高交會教育部加盟高交會主辦單位后,第六屆高交會又有人事部、國家知識產權局、中國工程院加盟到主辦單位行列,高交會的主辦單位增為十家,組織力量更為強大。

          本屆高交會上,國家發改委、信息產業部、商務部、科技部、教育部、中科院聯袂推出了“國家高新技術成果”展;首次設立了與高新技術相配套的“高新技術人才與智力交流會”,為高新技術發展提供全方位的技術、資金、人才支持;專業產品展方面新增“先進制造技術與產品展”、“光電子及平板顯示技術與產品展”兩個專業展,使高交會的專業產品展總數達到6個,覆蓋了更多的技術進步的熱點領域;已連續成功舉辦了五屆的“中國高新技術論壇”升級為“世界科技與經濟論壇”,高交會論壇的“國際化”程度越來越高。同年,高交會“信息技術與產品展”獲得了國際展覽業協會的UFI認證,躋身國際高品質展會行列。同時高交會更加注重實效,從本屆起高交會不再對外公布成交額。

          主要數據:展覽面積135500平方米。42個國家和地區的115個代表團、62家跨國公司參會,4041家國內外參展商的9674個項目和1882家投資商參加了展示、交易和洽談。國外21個國家及國際組織,中國36個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和港澳臺地區及31所著名高校均組團參展;10家海內外著名證券交易所以及42家國際知名的海外創投機構和中介機構參加了“中國企業海外上市系列活動”;47名國際商政學界精英在“世界科技與經濟論壇”發表了精彩演講;首次推出的“人才高交會”吸引了9萬多名各類人才到場,1050家海內外知名企業現場招聘了12000余名高級人才。據零點調查公司調查,六天共接待54萬觀眾,專業客戶人氣指數達252,比上屆提高六成多。

          第七屆高交會

          2005年,胡錦濤總書記對我國科技工作做出一系列重要指示,強調指出要把推動自主創新擺在全部科技工作突出位置,提高我國科技自主創新能力,加快建設中國特色國家創新體系。第七屆高交會適應國家發展戰略的要求,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更加突出了“自主創新”,將“自主創新”作為第七屆高交會的主題。

          2005年10月12日至17日,第七屆高交會在深圳會展中心和高交會展覽中心同時舉行。時任國務院副總理曾培炎出席了開幕式并致詞。第七屆高交會主要內容包括“高新技術成果交易”、“高新技術專業產品展”、“世界科技與經濟論壇”、“super-SUPE系列活動”、“高新技術人才與智力交流會”及“不落幕的交易會”六大部份。

          第七屆高交會呈現出“國際化有新突破、精品化有新內容、專業化有新舉措、市場化有新探索”的特點,并且“自主創新”色彩濃厚,參展國家數量、參展跨國公司數量、專業展海外參展面積比例等均再次創下歷史新紀錄。展覽方面集中展示了科技、經貿、教育、信息和生物技術等領域我國自主創新的最新成果;高交會論壇按照“少而精”的原則精簡了論壇場次,重點把“世界科技與經濟論壇”培育成為高交會的精品論壇;“人才高交會”則集中優勢把高級人才交流區辦成精品區;對專業產品展資源進行了整合,突出重點行業,取消“小而散”的專業展,集中優勢舉辦IT展、光電平板展和電子展,使已獲得UFI認證的IT展在國際信息技術領域的影響進一步擴大,“光電平板展”、“電子展”在行業內的關注與重視程度明顯提升,使高交會專業產品展走上精品化的道路。

          第七屆高交會首次實現了高交會的展覽、會議和各項活動集中在一個場館舉行。同時。繼第六屆高交會不再對外公布成交額之后,第七屆高交會還取消了組委會重大項目簽約儀式,把主要精力放在更好地為參展各方服務和下大力促進項目落實服務上。這一年高交會首次走出國門在奧地利維也納舉辦了海外分會。

          主要數據:展覽面積135500平方米。36個國家和地區的104個代表團、65家跨國公司參會,3464家國內外參展商的8724個項目和1896家投資商參加了展示、交易和洽談。國外23個國家及國際組織,中國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和港澳臺地區及26所著名高校均組團參展;11家海內外著名證券交易所以及21家國際知名的海外創投機構和中介機構參加了“中國企業海外上市系列活動”;49名國際商政學界精英在“世界科技與經濟論壇”發表了精彩演講。據零點調查公司調查,高交會六天共接待53.8萬觀眾,專業觀眾比例高達83.1%。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聂拉木县| 东乡| 元阳县| 云浮市| 开江县| 夏邑县| 盐山县| 田阳县| 北安市| 灵宝市| 库伦旗| 合川市| 磴口县| 启东市| 郧西县| 岗巴县| 甘谷县| 广西| 库车县| 堆龙德庆县| 来凤县| 仁化县| 白玉县| 民县| 明星| 酒泉市| 东源县| 庐江县| 沧州市| 乌鲁木齐县| 陕西省| 大安市| 同心县| 肥西县| 罗平县| 榆社县| 思南县| 北票市| 荆州市| 龙里县| 秀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