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屆高交會情況介紹
主要數據:展覽面積36000平方米,參展企業2968家,參展項目15000個,到會投資商1300家,9個外國政府團組,33個國家和地區的86個代表團,44家跨國公司,全國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5個計劃單列市和港澳臺地區及26所著名高校、6個國家部(院)組團參加了展示和交易,成交額85.4億美元。有30多位包括諾貝爾獎得主、國內外著名科學家、著名跨國公司總裁在內的知名人士在高新技術論壇發表演講。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114786.htm第三屆高交會
連續兩屆高交會的成功舉辦,也有力地促進了中國經濟發展和產業結構的調整。2001年,世界經濟不景氣,對我國外貿出口造成不利影響,但中國高新技術產品的出口大幅增長,有力地拉動了全國的外貿增長。第三屆高交會的成功舉辦,對進一步促進我國高新技術產品出口,優化我國出口商品結構和產業結構、拉動經濟增長,發揮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2001年10月12日至17日,第三屆高交會在高交會展覽中心和深圳市市民中心舉行。時任國務委員吳儀出席了開幕式并致詞。第三屆高交會的內容由高新技術成果交易、高新技術專業產品展示與交易、高新技術論壇三大部分構成。
第三屆高交會新增了國家發展計劃委員會為主辦單位,農業部、中國工程院為協辦單位,使高交會組織實力更強,展覽規模更大,專業主題進一步突出。第三屆高交會除使用高交會展覽中心外,還使用了建設中的深圳市市民中心作為展覽場地。除原有的三大專業展外,又新增了農業高新技術及產品展。
第三屆高交會在前兩屆成功交易的基礎上,不斷完善成果交易形式,創新推出了創業型企業投資洽談活動,積極探索“高交會——技術產權交易——創業板市場”一條龍科技創業新模式,以形成以技術產權產易與創業投資為核心的新型資本市場,構筑符合國情并具特色的中國科技成果交易體系。同時,將高交會的優勢與各省市的科技、人才、信息資源結合起來,并在時間和空間上進行延伸,分別于4月、6月在北京、湖北等地舉辦了異地項目配對洽談活動。初步確定了“商業運作與政府推動相結合,成果交易與風險投資相結合,技術產權交易與資本市場相結合,落幕與不落幕的交易相結合,成果交易與專業產品展相結合”的高交會五大原則。高新技術論壇層次進一步提高,包括英國科技部長、諾貝爾獎得主在內的一大批國內外著名經濟學家、科學家、企業家及政要登臺演講。
為了便于參展商安排參展事宜,高交會組委會決定,從第三屆起,高交會的舉辦時間固定為每年的10月12日至17日。
主要數據:展覽面積50000平方米,參展企業3320家,參展項目15404個,到會投資商1661家,11個外國政府團組,37個國家和地區的85個代表團,41家跨國公司,全國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4個計劃單列市和港澳臺地區及30所著名高校,7個國家部(委、院)組團參加了展示和交易,成交額104.18億美元。論壇演講人數超過60人。另據智誠友邦信息咨詢有限公司調查,本屆高交會的參觀者中,專業觀眾比例達41.87%。
第四屆高交會
第四屆高交會是在中國加入世貿組織后舉辦的第一屆高交會,既面臨機遇也面臨挑戰。如何幫助中國高新技術企業提高國際競爭力,如何把高交會進一步與我國高新技術產品的出口結合起來,讓高交會在我國的經濟發展和產業結構調整中發揮更大的作用,第四屆高交會給出了自己的答案。
2002年10月12日至17日,第四屆高交會在高交會展覽中心和深圳市市民中心舉行。時任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周光召出席了開幕式并致詞。第四屆高交會依然由高新技術成果交易、高新技術專業產品展示與交易、高新技術論壇三大部分內容構成。專業產品展保持了上屆的四個專業領域。
第四屆高交會創新推出了中國企業海外上市咨詢洽談活動,吸引納斯達克、新加坡、倫敦、東京等1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國際證券交易機構聚集鵬城開展咨詢推介活動,這是國際證券交易機構首次大規模在中國城市聚會。這項活動不僅為中國企業利用國際資本市場進入全球經濟圈提供了快車道,而且也由此形成了“高新技術項目配對洽談——創業型企業投資洽談——中國企業海外上市咨詢洽談”的高交會梯次“產品”,滿足了科技成果轉化過程中不同階段的需要。
第四屆高交會還首創了菜單式服務的“super-SUPER專題活動”,加強國內省、市、院、所、企業與海外政府、企業界、學術界的交流與合作,促進招商引資和科技成果轉化;“留學生系列活動”為留學生提供與資本直接面對面的機會,幫助留學生尋找合作良機,吸引了許多高學歷留學生攜帶高技術項目參加高交會,并成為海外留學生回國創業的橋梁。
主要數據:展覽面積50000平方米,參展企業3691家,參展項目7749個,到會投資商1124家,17個外國政府團組,40個國家和地區的88個代表團,42家跨國公司,全國30個省、自治區、直轄市、4個計劃單列市和港澳臺地區及27所著名高校,國家7個部(委、院)組團參加了展示和交易,成交金額121.6億美元。有62位包括諾貝爾獎得主、著名科學家、經濟學家、企業家和政要在內的知名人士高新技術論壇登臺演講,有6位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院士在 “院士論壇”發表演講。
第五屆高交會
具有階段性紀念意義的第五屆高交會,克服了“非典”造成的影響,本著隆重、熱烈、務實、簡潔的原則,著力營造更加安全舒適的展會環境和更加適宜洽談、交流、合作的氛圍,依然取得了巨大成功,成為當年中國會展業的一大亮點。
2003年10月12日至17日,第五屆高交會在高交會展覽中心舉行。時任國務院副總理吳儀出席了開幕式并致詞。第五屆高交會主要內容包括“高新技術成果交易”、“高新技術專業產品展”、“中國高新技術論壇”、“super-SUPE系列活動”及“不落幕的交易會”五大部份。從本屆起,教育部加盟高交會主辦單位,使高交會的主辦單位數增加到7個。專業產品展包括信息技術與產品展、生物技術與產品展、新能源、新材料技術與產品展三部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