鋰離子電容器 替代效應顯現 產業化啟動在即
四、高比能量、大功率、長壽命、低成本新型混合型水系鋰離子電容器。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112288.htm復旦大學發明了一種新型的水系“搖椅式”混合電容器體系,負極采用活性炭,正極采用尖晶石型錳酸鋰(現在動力鋰離子電池用正極材料)和水溶液電解質。其具有高比能量、大功率、長壽命、低成本和高安全性的特點,綜合性能超過現有任何一種電容器,包括AC/Ni(OH)2體系。由于其生產工藝基本與AC/Ni(OH)2相同,而且采用低成本的錳酸鋰,因此將大大降低生產成本,帶來巨大的經濟效益。另外,由于它可望作為燃料電池汽車最合適的輔助電源、短距離電動汽車的動力電源和與太陽能電池組成混合型貯能體系直接利用太陽光自然能源等,因而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
五、高能量密度、大容量、小型化鋰離子電容器。
在電容器和鋰離子充電電池市場上占優勢的日本企業,在鋰離子電容器的開發方面也領先業界。JMEnergy公司率先建造了專門的工廠,于2008年底已開始以每月30萬個單元的產能進行商業化生產。同時,日本ACT公司也推出能量密度高于40Wh/L的Premlis產品,已用作不間斷電源系統和發電設備中的輔助蓄電裝置。日本NEC東金公司發布了靜電容量達1000F的試制品。日本FDK公司則致力于開發可消除單元偏差的模塊控制電路,以延長使用壽命。日立化成公司開發出靜電容量達900F、直徑為40mm的大型圓筒形單元,適合汽車及工業應用。昭榮電子公司則在開發面向小型設備及家電應用的小型圓筒形產品。
市場前景廣闊
•鋰離子電容器過高的價格阻礙了應用普及,有必要降低價格。
•大容量電容器將大量用作汽車中伴隨電子化而產生的輔助及備用電源、太陽能發電等自然能源發電中的發電量均衡化設備等。
超級電容器相關文章:超級電容器原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