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規劃調控市場 新能源發展動力十足
新能源海外市場遇“挫折”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111148.htm據彭博新能源財經最新研究顯示,盡管中國新能源設備及產品的出口量持續增長,但目前看來,中國風力發電機大規模進入美國市場仍然存在大量障礙。中美兩國貿易中,可能存在的貿易保護主義措施可能會抵消新能源的市場機會,同時增加兩國清潔能源發電成本。
原因包括,一方面經受金融危機之后,美國開始重視本國的新能源產業發展并培育本國的設備廠商,以刺激經濟增長,可能因此壓縮進口風力發電設備的產量;另一方面,美國新能源企業對中國生產的部分風力發電機的質量表示擔憂,因此對進口量也抱以謹慎態度。
報告顯示,2009年,中國對可再生能源市場的投資額居全球第一,高達346億美元,大約是美國的兩倍。預期到2020年,中國對可再生能源市場的投資額將占到全球可再生能源市場投資額的24%。
縱觀全球新能源產業發展,并不是都一帆風順。在國外也有許多因為政策引導不當而造成了損失。但是一些政府通過靈活的政策導向和市場機制,成功地化“危”為“機”。
例如,在風能和太陽能光伏產業的支持下,西班牙政府將通過削減關稅、推遲執行獎勵等其他措施,以減少可再生能源的補貼,以幫助解決分析家們所提出的過度支持造成損失這一問題。據了解,西班牙在2013年1月1日之前,向風能項目提供的獎勵將減少35%,這一措施將節省約13億歐元。
法國通過發展新能源,逐漸摸索出了一套新的發展模式,不僅逐步擺脫了對傳統能源的依賴,還從中獲得了巨額經濟利益。在研發方面的總投入將達到10億歐元??稍偕茉吹拈_發為法國的企業創造了巨大的商機,并提供了大量的就業崗位。據預計,到2020年時為法國創造20萬到30萬個就業崗位。
總之,政府在用5萬億刺激國內市場的同時,還應該為中國的新能源產品護航。同時進行新能源利用模式的創新,在戰略思路上,啟動以需求為導向、以新能源利用模式創新為核心的新能源發展戰略與對策,并制定標準,嚴格把關,引導新能源產業快速、健康地發展。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