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LED前景現分歧 日企淡出中韓挺進
當所有人把目光聚焦在3D顯示領域時,下一代平板顯示技術的代表———OLED市場又活躍起來。近日,蘋果方面透露下一代iPad將采用OLED(有機發光二極管)顯示屏。與此同時,韓系兩大消費電子廠商三星和LG則宣布將于明年投產可供電視用的OLED面板。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109025.htm據了解,投入大、產出小是目前OLED產業發展中的最大問題,在該領域經營多年的索尼于今年3月停止生產銷售OLED電視也是這個原因。就目前中國而言,從事OLED研發且規模較為集中的有四川、江蘇和廣東等3個地方,不過OLED技術研發分散、產業化程度不夠的問題依舊比較明顯。
日企淡出韓企挺進
全球消費者在感受3D效果后,都被它的“真實”所吸引,3D也成為時下最熱的話題之一。年初至今,設備商、內容商也都在積極推進3D產業的發展。3月底,索尼甚至宣布停止OLED電視在日本市場的生產銷售,原因是該類產品在市場中滯銷。據了解,索尼是推出OLED電視的先鋒公司,它轉身做3D更是引起了業界的廣泛關注。
作為未來趨勢,企業投資3D市場很有必要,但就目前情況看,全身心投入該市場或許為時尚早。正如迪士尼中國區市場總監葉廈軍告訴《中國電子報》記者的那樣,“3D是未來趨勢,但消費者要想進入夢想的3D視界還要等很長時間”。
就在索尼打起退堂鼓之時,韓企則后來居上,表現出霸占市場的強烈愿望。三星OLED產品銷售額在2009年已占到全球市場份額的73%。
據了解,目前三星旗下的SMD公司擁有全球最大的OLED面板生產線。同時,他們明確表示將投資13億美元興建第5.5代OLED面板廠,并表示該面板廠將在2011年1月投產。從用途上看,該面板廠所生產的基板大小為1300mm×1500mm,初期將主要用于移動電子設備上。不過該基板最優切割尺寸是21.5英寸和32英寸,這就不得不讓人懷疑起三星是否會在明年將OLED面板的應用從目前的手機等小屏市場,過渡到電視產品應用上的動機。
緊跟三星的節拍,在OLED領域的經營規模連三星SMD公司1%都達不到的LG集團,也開始整合旗下LG電子、LGDisplay和LG化學三大子公司,共同投資組建OLED事業部。據了解,近日LG宣布將投資約合2.26億美元擴增OLED生產線產能,該筆投資將使LG的OLED面板產能達到現在的3倍,而且這其中部分將用于大尺寸顯示產品。
中國市場需求強勁
根據調研公司DisplaySearch的報告,全球OLED產業2009年的產值為8.26億美元,比2008年增長35%。中國成為全球OLED應用最大的市場,中國的手機、移動顯示設備及其他消費電子產品的產量都超過全球產量的一半。
正是看到了OLED產業的前景,國內不少地方都開始涉足OLED技術的研究,并進行產業化嘗試。記者統計發現,目前吉林、北京、江蘇、上海、廣東、四川等地都有OLED研發或生產基地,較為集中的有四川、江蘇和廣東等3個地方。
企業方面,早在2005年,在完成中試工藝技術集成后,清華大學和維信諾公司決定開始OLED大規模生產線建設,并最終在昆山建設了OLED大規模生產線;廣東省也積極上馬OLED項目,截至2009年12月,廣東已建、在建和籌建的OLED生產線項目有5個,分別是汕尾信利小尺寸OLED生產線、佛山中顯科技的低溫多晶硅TFT(薄膜場效應晶體管)AMOLED生產線項目、東莞宏威的OLED顯示屏示范生產線項目、惠州茂勤光電公司AM(主動式)OLED光電項目、彩虹在佛山建設的OLED生產線項目;四川虹視是迄今為止中國唯一一家開發出AMOLED產品的企業,擁有110多項OLED專利。
此外,安徽華夏電子有限公司和合肥工業大學光電技術研究院聯合,成功開發出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新一代平板顯示技術OLED基片及應用組件產品,制定了相應標準,申報了兩項發明專利,并有兩項實用新型專利獲授權。“論技術的準備,我們不比國外企業差,差就差在產業化這塊。”維信諾公司總裁陳耀南告訴《中國電子報》記者。競爭如此激烈的外部市場環境無疑是中國OLED產業發展過程中的巨大挑戰,所以中國的OLED產業要想在全球占有一席之地,必須盡快實現技術成果的產業轉化。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