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D照明產業熱現狀冷思考
市場接受度令人堪憂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108131.htm佛山市禪城區作為廣東省LED節能路燈及亮化工程試點區,已于近日完成了大部分路段的路燈轉換工作。但附近居民反映,安裝LED路燈后,道路明顯變暗,存在安全隱患。
針對這一問題,業內專家分析,目前LED照明實現白光的方法主要有3種:一是通過紅、綠、藍三基色多芯片組合合成白光;二是使用藍光LED芯片激發黃色熒光粉,由LED藍光和熒光粉發出的黃綠光合成白光,為改善顯色特性還可加入適量紅、綠熒光粉;三是采用紫外光LED激發三基色熒光粉合成白光。長期以來,我國的城市路燈以高壓鈉燈為主,居民普遍適應了黃色的照明路燈,接受白光的LED路燈還需要一定的時間。
深圳翰田科技公司董事長巫振樂認為,這與LED照明產業缺乏上游核心技術有很大關系。據他介紹,由于缺乏上游核心技術,再加上LED照明產業進入門檻低,很多企業規模普遍偏小。由于標準的缺失,目前市場上的LED照明產品質量參差不齊,直接影響了照明效果。
竇林平認為,從目前的情況來看,LED照明的普及還存在著相當大的困難。首先,目前LED照明產品的價格仍然居高不下,雖然LED照明產品從長遠角度來說具有節能特點,但是大多數消費者和企業用戶仍對其持觀望態度。LED照明產品現階段主要用于高檔居室辦公照明、汽車照明、政府采購等應用領域,平民化發展趨勢較慢。
其次,LED照明上下游產品主要專利仍掌握在國外企業手中,國內企業生產的產品質量參差不齊。在國內市場上,歐司朗、飛利浦等國外企業占據主導地位,這些國外大企業對國內企業構筑起的“專利包圍圈”,成為國內LED照明企業發展瓶頸。
雖然國內LED照明市場前景喜人,但國內企業發展依然困難重重,市民的接受程度、價格及技術因素的制約都是擋在LED照明企業面前的“高墻”。因此,LED照明在國內的推廣還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和企業加強自主創新力度。
業界期待國標早日出臺
復旦大學電光源研究所教授劉木清認為,市場競爭在所難免,目前LED照明產品需要解決的是性能和價格問題。據介紹,受國家節能環保政策的影響,盡管價格上不占優勢,但LED照明產品整體市場的擴大讓行業看到了未來產業升級的前景。
事實上,國內照明行業目前處于群龍無首的狀態,飛利浦、雷士照明、佛山照明、富士康等排名國內市場前十位的企業,其市場份額總量不到市場總容量的13%。業內人士表示,由于沒有國家標準,LED照明現在是各自為政。珠三角地區有2000多家企業,但真正能夠做到產品穩定、按訂單生產的企業連一半都不到。劉木清認為,如果國家標準盡早出臺,將有助于解決這個行業難題。
竇林平介紹,我國產品的國家標準主要分為兩大類,一類是安全標準,屬強制性標準,等同采用國際電工委員會(IEC)發布的國際標準;另一類是應用及性能標準,屬推薦性標準。“目前業內有一種誤解,認為LED照明產品沒有標準,其實這不太準確。前端如芯片、封裝好的管子等確實沒有標準,但前不久國家質檢總局、工業和信息化部已發布了十幾項有關LED檢測方法及模塊的標準。”竇林平表示。
此外,鑒于LED的發光特性與傳統光源不同,全國照明電器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燈具標準化分技術委員會今年上報了幾項LED照明產品的性能標準計劃,其中包括LED道路燈具性能標準、LED射燈性能標準。今后還將視市場及產品發展狀況,隨時制定相關的LED照明產品性能標準。但按規定這類標準為推薦性標準。
竇林平強調,中國照明電器協會今年及未來幾年將以六部委聯合發布的《半導體照明節能產業發展意見》為大綱,加強與相關單位及檢測部門的合作,引導LED照明企業科學、合理、適時地研發和推出LED照明產品,促進LED照明產業的健康發展。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