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應用物聯網技術治理太湖
無錫物聯網產業研究院(中科院無錫高新微納傳感網工程研發中心)表示,今年物聯網技術將為太湖治理發揮更大作用。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108072.htm物聯網產業研究院技術總監譚振華接受新華社專訪時說:“考慮到今年太湖藍藻暴發比往年有較大可能性,我們將通過進一步提高遙測數據采樣覆蓋范圍、與協作單位共同推進預測模型與系統的完善,增強預測結果的可信度”。
而此前,無錫市太湖水污染防治辦公室主任顧崗在新聞發布會上提及,今年夏天太湖流域可能高溫少雨,藍藻暴發的頻次、面積不會低于往年。
太湖藍藻暴發主要是因為湖水富營養化。譚振華說:“太湖水富營養化原因較為復雜,除了污染排放之外,還受風速、湖流、溫度等影響,需要多點監測,采集各種數據。通過常規預測手段,很難獲得理想的預測效果。”
從2008年中旬開始,無錫物聯網產業研究院致力于將物聯網(傳感網)技術應用于太湖水質預測預警,通過遙測、巡測、拍攝衛星圖片等多種手段獲取太湖湖水的葉綠素濃度、含氧量、溫度、風速、湖流等環境數據。
這些數據將通過多種網絡傳輸手段實時傳輸,并通過預測模型,對藍藻暴發的概率進行預測,目前可以預測未來3天的爆發概率。
譚振華說:“今年,將進一步協同合作單位增加遙測點,提升抽樣數據的代表性,增加預測結果的可信度,力爭為環保相關部門預測、預防藍藻暴發提供愈加有效的參考依據。”
自2007年太湖藍藻大規模爆發以來,中國大力治理太湖,其間高新技術發揮了重要作用,除了用物聯網進行藍藻預測預警的科技治污舉措外,無錫市實現產業升級,發展低污染、低排放的高新技術產業,包括新材料、新環保、新能源、新生物等產業。
物聯網相關文章:物聯網是什么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