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電源與新能源 > 業界動態 > 我國新能源設備制造業將進入“掘金時代”

        我國新能源設備制造業將進入“掘金時代”

        作者: 時間:2010-03-26 來源:中華工控網 收藏

          編者語:全球氣候日漸變暖,低碳經濟成為未來社會經濟發展的主流。種種跡象表明,我國業將進入掘金時代。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107345.htm

          我國在電力結構調整規劃中,已把發展風電、光伏、水電、核電等清潔能源作為主攻方向,目前,風頭最勁的當屬風電和太陽能光伏產業。

          風電業——領風騷

          風電產業成為未來重要的發展領域,風電企業將迎來巨大商機。

          據有關部門統計,2009年我國風電裝機容量位居世界第一,未來幾年還將有更大的發展,這表明,我國“追風逐電”的勢頭將更加猛烈。

          根據國家有關規劃,未來將用十年時間,在甘肅、內蒙古、河北、江蘇等地建成幾個千萬瓦級的風電基地。據預測,未來二三十年,我國風電有望超過水電,成為僅次于火電的電力類型。

          盡管風電產能過剩的爭論不絕于耳,但這并不影響風電事業的發展。

          首先,海上風電發展前景廣闊。為解決沿海經濟發達地區電力供求矛盾,加之并網率的提高,發展大功率海上風電將是風電制造業的增長點,特別是高端海上風電機組將成為未來主流。與陸地風電相比,投資成本高,制造技術難度大,但因海上風電不占土地,又靠近沿海經濟發達地區,具有很強的發展優勢。

          資料顯示,上海電氣風電公司自主設計的3.6兆瓦海上風機將于今年下線。屆時,年產1000臺、185萬千瓦風機的產業布局基本形成,高端風機不再由國際寡頭通吃。此前,2009年10月具有我國自主知識產權的3兆瓦雙饋式風力發電機在華創青島產業基地下線,標志著我國風電設備制造技術上升到新高度。該產品通過自主創新,創下高速齒輪研制、發電機研制、變速變漿葉片研制、協調控制系統研制等多項第一。

          其次,企業實力是成敗的關鍵。風電裝備產業是強者間的博弈。有搶占市場先機的,有后來居上的,風電產業已成為實力、資本、技術搏擊的主戰場。

          以地利為優勢,酒鋼集團西部重工長城電力機械工程有限公司風電設備制造業務發展勢頭強勁,已成為該地區規模最大的風電塔架制造廠,實現年銷售收入2億多元。在張家口市張北縣風電設備產業園,年產30萬千瓦的運達風機組裝線項目已經入駐。

          據中國科學技術發展戰略研究院調研表明,目前在我國風機領域,第一梯隊是華銳、金風和東汽三家,在新增風電裝機中的比例占50%~60%,具備批量生產的能力。第二梯隊是上海電氣、明陽、湘電等十家企業,從2008年開始進入批量生產階段。第三梯隊包括華創、漢維等二十多家企業,剛剛生產出樣機或正在進行小批量試制。第四梯隊的幾家企業剛進入行業,還沒有推出成品。此外,還有一些企業也提出了風機制造規劃,但還沒有實際行動。而目前真正具有產能的是前兩個梯隊的企業,其中又以第一梯隊的三家企業為主。

          光伏設備制造業——現商機

          利用太陽能發電是國家鼓勵發展的和可再生能源建設項目之一,光伏設備制造業的前景十分看好。

          利用光伏電池將光能直接轉化為電能的光伏發電,具有不需燃料、環境友好、無轉動部件、維護簡單、功率可大可小等突出優點。因此,太陽能發電將是未來提供大規模電力的主力,也是大規模發展的方向。

          目前,國家能源局審核確定了青海省8個項目納入“金太陽示范工程”,總裝機容量達到26.19兆瓦。未來兩三年,中央財政將投資近200億元,支持294個示范項目,發電裝機總規模為642兆瓦,年發電量約10億千瓦時。

        風力發電機相關文章:風力發電機原理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關鍵詞: 新能源 設備制造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连南| 土默特右旗| 绵竹市| 蓝田县| 夏邑县| 江阴市| 内丘县| 郧西县| 双峰县| 宁陕县| 普洱| 博客| 萨迦县| 呈贡县| 汨罗市| 聊城市| 德安县| 宁乡县| 新乡市| 根河市| 吴堡县| 无棣县| 榆树市| 敦煌市| 潮安县| 体育| 吴川市| 塘沽区| 娄底市| 通渭县| 鄢陵县| 白银市| 简阳市| 临城县| 微山县| 宁远县| 弥渡县| 堆龙德庆县| 江都市| 平阴县| 林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