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觀察:物聯網的概念擴展和技術延伸
這樣一來,在平臺的幫助之下,就可以使得廣告本身能夠做到有的放矢。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106372.htm平臺,不僅僅是提供某些廣告的促銷技術手段,更重要的是它建立起來了一個完整的產業鏈,使得它具有海量的廣告內容。
而只有通過平臺所吸納的數量眾多、各式各樣的廣告內容,才能夠使得上述的技術手段具有實用效果,否則,當你沒有適當的廣告內容進行投放時,再精準、再個性化的投放手段也不能夠起到應有的作用。
由此可見,只要通過對“物端”采集而來的數據進行加工處理,我們所能夠做的,遠遠不僅僅是對“物”進行“遠程控制”這樣簡單。
發展歷程
早在物聯網這個概念被正式提出之前,網絡就已經將自己的觸角伸到了“物”的層面,如:交通警察通過攝像頭,對車輛進行監控,對通雷達對行駛中的車輛進行車速的測量等,然而這些,都是互聯網的范疇之內的一些具體應用。又如早在多年以前,人們就已經實現了對物的局域性聯網處理,最簡單的例子就是自動化的生產線。
國際電信聯盟2005年一份報告曾描繪“物聯網”時代的圖景:當司機出現操作失誤時汽車會自動報警;公文包會提醒主人忘帶了什么東西;衣服會“告訴”洗衣機對顏色和水溫的要求等等。
物聯網以一種較為系統的理論提出來,主要是在IBM提出的智慧地球的概念之后,以此為分界點,確立了互聯網在概念上的誕生。
之在此之前,雖然人們已經在實踐過程中早已經能夠通過網絡對物體進行控制,但在概念上只不過是一種對物進行“遠程控制”的行為而已。
而這些行為,并沒有在理論上和概念上形成一個體系,關于這個觀點,我們可以參考一下般空時代的例子。
象鳥兒一樣在天空飛翔,自古以來就是人類的夢想。為了它的實現,人們付出了多年堅持不懈的努力,甚至許多先驅者生命的代價。終于在1903年12月17日,世界上第一架載人動力飛機在美國北卡羅來納州的基蒂霍克飛上了藍天。這架飛機被叫做“飛行者—1號”,它的發明者就是美國的威爾伯·萊特和奧維爾·萊特兄弟。萊特兄弟的第一次有動力的持續飛行,實現了人類渴望已久的夢想,人類的飛行時代從此拉開了帷幕。
雖然航空時代到來之前,人們就已經學會了使用或利用風箏或火箭之類的人工飛行物,但只有在萊特兄弟發明出來之后,人類才能說是真正地進入了般空時代。因此,航空時代應該以萊特兄弟為分界點。
與此相類似,真正能夠稱得上開始進入物聯網時代的,也就是現在的今天。而在此之前,只能夠將它們稱之為物聯,但談不上具備了“網絡”的概念。
就好像在互聯網發明之前,人類其實也已經開始使用我們現在稱之為局域網的手段,通過這些技術手段,人們已經實現了電腦與電腦之間的聯接使用。
然而,這些局域網雖然在技術手段上與現在的互聯網有些類似,但其內函是完全不同的。網絡,在概念上,不是那些冷冰冰的若干寬帶線與電腦,而是存在于寬帶線與電腦之間的“服務與內容”,這才是網絡的本質。
物聯網相關文章:物聯網是什么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