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臺面板結束折舊利潤增加:內地面板業雪上加霜
京東方公關總監張宇告訴記者,2005年初投產的京東方5代線折舊期是7年,即2012年才能結束折舊,而龍騰、深超5代線的折舊結束時間則要到2014年后,短期內國內面板行業可能受到國外同行折舊結束的沖擊。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105385.htm他還表示,其實2005年初京東方5代線投產時,日本和韓國的多條5代線的折舊已經結束,當年17英寸液晶面板的價格從220美元下降到120美元,這直接導致了京東方、上廣電5代線連續兩年的虧損,直到2007年隨著國內面板商的技術創新和全行業回暖才盈利。
張宇表示,“在日韓同行結束攤銷后就是輕裝上陣,而國內的面板廠商則依然每年要承擔超過15億元的資產折舊費,如果外資面板降價10%,那么國內面板就必須跟進,一旦跟進就意味著虧損。”
高世代線的風險
此風險同樣影響著正在投資的高世代液晶面板生產線。從2009年9月京東方、龍飛光電8代線相繼動工,到2010年1月16日TCL集團與深超科技投資聯合投資的華星光電8.5代線動工,國內已經有3條8代以上的高世代線進入正式投資階段,投資均在30億美元以上。而國外高世代線的資產折舊將搶先結束,這對國內的高世代線將構成沖擊。
1月14日,深圳市政府秘書長、深超光電董事長于忠厚告訴記者:“深圳華星光電8.5代線的投資還算及時,因為韓國LGD、臺灣友達的8.5代線也是在2008-2009年才投產的,而我們的8.5代一期量產最快是2011年第三季度,這意味著雙方差距只有 2-3年時間,如果再晚,一旦國外8.5代線結束資產折舊而降價,我們的面板就面臨著投產就虧損。”
據記者了解,LGD8.5線、三星8代線、友達8.5代線的資產折舊結束也都在2014-2015年,而按照華星光電的預測,其資產折舊最快也要2017年才能結束,顯然這意味著很大的投資風險。
于忠厚表示,“我們也意識到這方面的風險,所以對華星光電采取扶上馬送一程的做法,政府的投資至少要5年后才進入回收期。”
張宇則表示,“對于京東方來說,8代線與國外的差距只有兩到三年時間,而5代線差距時間則有4-5年,我們的差距在縮小,友達、LGD的第二三條8.5代線跟我們的投資幾乎是同步的,所以高世代線面臨的風險要小于5代線。”
他還指出,“國外面板生產線的折舊高峰期還沒有真正到來,所以國內面板生產線也將通過加快折舊和技術創新來進一步縮短與國外面板巨頭的差距。”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