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向上垂直整合”看中國制造業轉型與科技創新
與晶圓廠和發電廠等等資本密集型行業一樣,高世代TFT-LCD面板廠在財務上取得成功、能夠自我造血和進一步吸引投資的關鍵是那些極其昂貴的設備的利用率,產能利用率低一個百分點,股票市場上的價格可能降低好幾個百分點。在未來相關尺寸TFT-LCD面板供應非常充裕之際,第一市場也就是投資方自身的產能消化能力。對于外資或者合資企業,外方伙伴或許能夠解決這個問題;但是對于中方企業,沒有市場就沒有發言權。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105235.htm在TCL集團投資的項目中,華星光電項目主要產品為26英寸至32英寸、46英寸以及55英寸液晶電視模組,設計產能為每月10萬張,年產液晶電視模組約1,400萬塊。TCL集團2009年液晶電視銷量預計達800萬臺,2010年預計超過1200萬臺,2012年將超過1600萬臺。合資公司年產液晶電視模組約1,400萬塊,未來產品銷售是有充分保證的。
當然,這種向上垂直整合對于TCL來講并不僅僅是找到了一個新的利潤增長點,也不僅是提供了一個TFT-LCD液晶面板的穩定、優惠的來源,更有可能是TCL集團面向全球整合資源,改變自己經營模式和發展方向的重要機會。原因很簡單,盡管TCL給出的分析很“穩健”,但高世代TFT-LCD面板產業從來都是世界級玩家的樂園。
在一次活動中,華興萬邦的分析師與TCL集團首席運營官薄連明進行了一次關于向上垂直整合與TCL集團發展的討論。該討論源于雙方對三星集團在1994年推行的經營革新的交流,當時三星電子已經成為了全球最重要的家電產品制造商,電視機的產銷量占全球的七分之一。。。。。。但是當時三星集團董事長李健熙卻堅持整個集團需要經營革新,要面向全球提供更高質量、更高技術的產品
“除了家庭以外一切都要改變。”這是李健熙當時響當當的名言,他認為三星要成為世界級的公司,靠的是由量的企業向質的企業轉變,需要在電子等行業內與國際一流公司合作或者開展向上垂直整合。
也就是在1994年,三星電子開發了全球第一臺LCD電視以及先進的256M動態存儲器,并且全面加大對集成電路和液晶產業的投資。而今天三星電子是全球第一大TFT-LCD面板制造商、第二大半導體公司、第一大TFT-LCD電視制造商、第二大手機制造商。。。。。。
“我們每天都在考慮商業模式的問題,TCL通過收購RCA和湯姆遜等品牌實現了品牌的國際化,通過在泰國、墨西哥和東歐設廠實現了制造的全球化,通過在北美和歐洲設立研發中心和設計中心實現了開發的國際化;”薄連明先生對華興萬邦的分析師說。“我們通過建立效率和質量都不低于全球最領先廠家的液晶模組廠,成功地實現了第一步的向上垂直整合;我們期待面向關鍵顯示技術的再一次向上整合,這一步整合將使TCL站在更高視角上去看待全球產業與市場,向上垂直整合也應該是TCL集團內外資源重新整合實現騰飛的新起點。”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