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軟交換的固網智能化演進
一、目前固網面臨的問題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104840.htm1.全網難以快速部署新業務
目前固定電話網絡中的交換機種類眾多,功能參差不齊,端局不具備SSP業務觸發能力。每項新業務的開展都需要對全網端局交換機進行升級改造,維護成本不斷提高,由于部分制式交換機年代久遠,已經無法對新功能進行支持。另外,每項業務需要新建智能網系統,業務網絡的疊加導致路由迂回問題比較嚴重,如固網彩鈴業務需要被叫端局進行業務觸發,這也造成電路資源的浪費和業務故障點的增多。
2.無法實現用戶數據的集中管理
現有固網的用戶數據全部零散的存放于各端局,導致運營商對用戶數據的統計和管理非常困難。由于業務觸發全部在端局進行,業務的嵌套能力受到很大限制。用戶數據的固化還導致了無法開展混合放號和號碼攜帶業務。
二、采用軟交換技術實現固網智能化
采用軟交換設備替代傳統匯接局,把中繼網關和信令網關與端局進行連接,在全網新建SDC設備可實現用戶數據的集中管理。通過軟交換技術的引入,很好地實現了網絡智能化改造。采用軟交換技術實現網絡智能化方案具有如下優勢。
1.降低網絡建設維護成本
軟交換系統采用分組交換技術,增大了帶寬利用率,節約了中繼線路的投資。分組交換組網方式較為靈活,承載網絡一般采用新建IP專網或者在本地城域網內增加MPLSVPN的方式。軟交換相對于傳統交換機來說,系統容量大,整機體積小,操作維護集中,所以采用軟交換還能節省周邊配套建設的投資。綜合來看,基于分組交換技術的下一代網絡的成本將會低于現有PSTN網絡。
2.加強業務提供能力
采用軟交換作為匯接層設備能夠解決上面提到的各制式交換機功能不統一,業務觸發在端局進行,容易產生話路迂回等問題,提升網絡對于新業務的支持能力,實現智能業務嵌套。引入軟交換后,還可以通過軟交換直接為用戶提供寬帶的NGN業務,如視頻電話、視頻會議等。軟交換提供開放業務接口,使得第三方廠家可以通過PARLAY等通用接口協議開發出滿足用戶需求的新業務。
3.PSTN網絡向NGN演進的重要一步
固網向IMS演進已經成為了必然的趨勢,但是具體的演進還沒有明確的實施方案。為了減少投資風險,充分利用現有PSTN網絡資源,目前階段不宜在全網大范圍部署軟交換設備。網絡智能化首先解決了匯接層面的替換,將業務觸發點上移至匯接局,弱化了PSTN端局的功能需求,可以看作是NGN演進的第一步,為全網向軟交換和IMS架構演進提供了基礎。
三、采用軟交換的網絡智能化改造方案
在采用軟交換替換原有匯接局的網絡智能化方案中,需要新建獨立的用戶數據中心設備(SDC),對用戶數據進行集中式管理。
1.組網結構
新建獨立的用戶數據中心設備(SDC)的組網結構如圖1所示。

獨立的SDC組網結構圖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