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歷史上的今天 > 1965年4月19日,戈登·摩爾提出摩爾定律

        1965年4月19日,戈登·摩爾提出摩爾定律

        作者: 時間:2009-12-02 來源:電子產品世界 收藏

          “”的創始人是戈頓·摩爾,大名鼎鼎的芯片制造廠商Intel公司的創始人之一。20世紀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半導體制造工業的高速發展,導致了“”的出臺。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100465.htm

          早在1959年,美國著名半導體廠商仙童公司首先推出了平面型晶體管,緊接著于1961年又推出了平面型集成電路。這種平面型制造工藝是在研磨得很平的硅片上,采用一種所謂"光刻"技術來形成半導體電路的元器件,如二極管、三極管、電阻和電容等。只要"光刻"的精度不斷提高,元器件的密度也會相應提高,從而具有極大的發展潛力。因此平面工藝被認為是"整個半導體工業鍵",也是問世的技術基礎。

          1965年4月19日,時任仙童半導體公司研究開發實驗室主任的摩爾應邀為《電子學》雜志35周年專刊寫了一篇觀察評論報告,題目是:“讓集成電路填滿更多的元件”。摩爾應這家雜志的要求對未來十年間半導體元件工業的發展趨勢作出預言。據他推算,到1975年,在面積僅為四分之一平方英寸的單塊硅芯片上,將有可能密集65000個元件。他是根據器件的復雜性(電路密度提高而價格降低)和時間之間的線性關系作出這一推斷的,他的原話是這樣說的:"最低元件價格下的復雜性每年大約增加一倍。可以確信,短期內這一增長率會繼續保持。即便不是有所加快的話。而在更長時期內的增長率應是略有波動,盡管役有充分的理由來證明,這一增長率至少在未來十年內幾乎維持為一個常數。"這就是后來被人稱為"摩爾定律"的最初原型。

        手機電池相關文章:手機電池修復


        晶體管相關文章:晶體管工作原理


        晶體管相關文章:晶體管原理


        關鍵詞: 摩爾定律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法库县| 贵港市| 浙江省| 鄂伦春自治旗| 嵊泗县| 新源县| 福清市| 安乡县| 梓潼县| 乌恰县| 维西| 巴彦县| 正阳县| 汤原县| 抚松县| 利津县| 德清县| 香河县| 芷江| 大邑县| 永定县| 建湖县| 阳城县| 康乐县| 东方市| 松原市| 彝良县| 扬中市| 顺义区| 闽清县| 米易县| 延庆县| 建阳市| 道孚县| 隆德县| 安溪县| 桐庐县| 永安市| 松溪县| 灌南县| 莱西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