遭多名國資背景股東退股,宏晶微沖刺科創板IPO
近日,證監會披露了關于宏晶微電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宏晶微)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并在科創板上市的輔導備案報告,其此次輔導機構為華安證券。
宏晶微曾聘請五礦證券作為其首次公開發行股票的輔導機構,并于2023年12月19日進行備案,但在近期撤回輔導備案后,更換輔導機構,并重新在安徽證監局辦理輔導備案登記,同時確認上市地為科創板。
資料顯示,宏晶微成立于2009年,專注于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集成電路設計、軟件開發、系統方案設計,提供整體解決方案和電子產品設計服務。2015年,公司在新三板掛牌。
宏晶微以“創造中國核心信息技術產品”為發展使命,陸續完成多顆國產芯片的研發及產業化。公司專注于多媒體芯片設計,主要集中在音視頻采集、傳輸、處理等技術方向,產品可應用于新型平板、高鐵、汽車、廣電、醫療、智能制造等領域。自主研制的工業自動控制系統產品已在典型代表行業中運行,正在拓展更廣闊的應用領域。
宏晶微總部位干安徽合肥,并于北京,西安、成都,美國硅公設立研發中心,深圳設立產品及技術推廣中心,公司核心團隊成員均有海內外知名高校的相關專業教育背景,團隊骨干擁有近二十年芯片開發、產品研制、項目實施經驗,掌握國際一流的電子信息和自動化技術,擁有核心自主知識產權500余項。
天眼查信息顯示,包括新能源汽車科技創新(合肥)股權投資合伙企業、銅陵安元投資基金有限公司、安徽安華創新風險投資基金有限公司、安徽國元種子創業投資基金有限公司、六安拾岳禾安一期創業投資合伙企業、合肥新經濟產業發展投資有限公司、安徽省科技成果轉化引導基金有限責任公司、國科新能(合肥)智能電動汽車創業投資合伙企業、江蘇疌泉元禾璞華股權投資合伙企業、共青城原樂股權投資合伙企業等,均在今年6月退出宏晶微的股東名單中。
需要注意的是,宏晶微其余退股股東背后亦幾乎均有國資的身影。例如:新能源汽車科技創新(合肥)股權投資合伙企業有國軒高科出資,合肥新經濟產業發展投資有限公司則由合肥高新投控股,江蘇疌泉元禾璞華股權投資合伙企業的出資人則包括江蘇地方國資及大基金。
從股權機構來看,宏晶微董事長劉偉為公司控股股東,輔導備案報告顯示其持股比例為25.13%。
輔導備案材料顯示,最近兩年,宏晶微營業收入分別為29,114.19萬元、28,566.33萬元,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分別為1,940.99萬元、2,763.93萬元。可見,2023年其凈利增長42.4%。
*博客內容為網友個人發布,僅代表博主個人觀點,如有侵權請聯系工作人員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