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專欄

        EEPW首頁 > 博客 > 行業瘋狂內卷,還有哪些Cat.1芯片新玩家能“上桌吃飯”?

        行業瘋狂內卷,還有哪些Cat.1芯片新玩家能“上桌吃飯”?

        發布人:物聯傳媒 時間:2024-05-09 來源:工程師 發布文章

        本文來源:物聯傳媒

        本文作者:市大媽

        圖片


        就蜂窩物聯網領域,幾年前,NB-IoT是公認的競爭最為激烈的一個技術領域。到這兩年,競爭轉向了Cat.1,先是席卷了模組環節,再到芯片環節。


        在這樣的背景下,仍有一批芯片企業陸陸續續入局Cat.1,試圖破局而出。


        緣何吸引了芯片企業入局Cat.1?



        此前,我們就芯片企業進入競爭激烈的Cat.1領域的驅動力做過討論,結合新玩家的立場,其原因可以總結為以下三點:


        第一,廣闊的市場空間吸引了多家通信芯片廠商的布局,市場之大,哪怕占比不高,其量級也不小。


        某種程度上,Cat.1芯片與 Cat.1模組的發展軌跡基本能保持同樣的走向,只不過存在一定的時間差,因此這幾年Cat.1芯片的出貨情況及趨勢大致也可參考Cat.1模組。


        AIoT 星圖研究院根據調研及統計,整理了這幾年Cat.1 模組的出貨量情況,具體如下圖所示(僅針對Cat.1 bis模組)。


        圖片


        可以預見,未來幾年內Cat.1芯片總出貨量依然能夠保持增長態勢,市場需求在哪兒,玩家就“打”哪兒。在這種量級之下,哪怕芯片產品市場占比很小,對于這類新玩家來說,其出貨量亦不可忽視。


        第二,蜂窩物聯網沿著通信發展鏈路去演進,能有發展的技術不多,新入局者選擇更少,Cat.1是企業發展新的突破點,不是終點。


        眾所周知,蜂窩通信技術向來是一代代去更新替換,從當前應用及發展情況來看,2G/3G面臨退網、NB-IoT、Cat.4等競爭格局基本確定,這些市場自然沒有進入的必要。剩下的可選項就是5G、Redcap以及Cat.1了。


        對于想入局蜂窩物聯網市場的企業來說,很多都是近兩三年才成立的創新企業,相比傳統蜂窩芯片廠商或者已在該領域奮斗多年的企業,它們在技術及資金方面不占優勢,因此會優先選擇Cat.1作為突破點,之后再向更高難度的5G去探索。


        第三,需求一直在,只需攜手合作伙伴是找到市場,解決下游客戶的問題。


        由于不同行業的需求邊界相對清晰,基于芯片設計復雜度、軟件穩定性、終端簡化、成本控制等多方面考慮,芯片企業可制定出不同特性的組合Cat.1芯片,以滿足不同物聯網場景的需求。


        由于芯片企業不用直接面對終端客戶,因此通常聯手模組廠商,根據模組廠商的優勢,有選擇地進入具體的應用領域,為該場景內的下游客戶解決問題。


        Cat.1芯片市場主要演進方向:

        純數傳與OPEN CPU



        按照蜂窩芯片的分類,大致可以劃分成數傳芯片和Soc芯片,如果再進一步分解的話,則可以分成純數傳方案、OPEN CPU方案以及Soc方案三個類別。三者之間的區別在于:


        首先是純數傳方案:傳輸數據,不需要做任何處理,以免出錯。該方案一般是“基帶+RFIC+PMIC+(Codec等)”,此外還會封一顆Flash來裝協議和底層應用,通常也需要“CPU和MCU”。其采用“AT指令”完成數據傳輸,但需要外配一顆主控芯片或者MCU。


        其次是Soc方案:在智能手機芯片中,基本已經把手機外設需要的功能全部集成到了主芯片上,所以芯片功能比較全,一般是“基帶+AP處理器+RFIC+PMU+音視頻處理+影響ISP+NPU+GPU+WCN”等。在蜂窩物聯網應用中,將智能手機芯片進行裁剪,形成的各種物聯網主控芯片,即所謂的SOC方案。該方案由于需要配置的Rom和存儲較大,這就意味著面積大、價格貴、可選項多,因此SOC不會合封,而是方案商或者客戶自行配置。


        然后是OPEN CPU方案:可以把該方案簡單理解為“閹割版的SOC方案”,在一些物聯網應用當中,經常通過外掛一個MCU來完成功能的開發。


        從目前的發展來看,蜂窩芯片不同的方案已不是簡單的SIP合封,而是直接實現片上設計的功能。


        Cat.1芯片主要兩個發展路線有兩種,一種是OPEN方案,另一種是純數傳方案。結合前文,Cat.1純數傳方案一般需要根據具體的場景需求再另外加MCU,而Cat.1的OPEN CPU方案則是把MCU集成到一顆芯片里面,根據集成的MCU強弱,有大open與小open之分,因此理論上OPEN方案也能有很多版本。市場有觀點成,由于Cat.1主芯片都是基于手機芯片進行改動而來,其資源和接口非常豐富,適合用來做OPEN CPU。


        目前,芯片廠商基于自身的發展策略,切入點以及發展路線也有所不同。有些廠商純數傳方案切入,有些則從OPEN方案切入,但從長遠的角度來看,在這些廠商的規劃里也是會向另一個方案去拓展。


        寫在最后



        對于Cat.1芯片廠商,目前國內已有翱捷科技、紫光展銳、移芯通信等多家廠商實現量產,同時仍有芯翼、創芯慧聯、智聯安、芯邁微、奕斯偉、睿普康、芯昇、御芯微、恒玄等眾多廠商正在這條路上奮勇向前。


        更多關于Cat.1的內容,敬請關注《2024 中國物聯網創新白皮書》。本次白皮書是在物聯中國團體聯席會的指導下,全國 30+個省市物聯網組織聯手合作,由深圳市物聯網產業協會、AIoT星圖研究院著手編制,通過對物聯網產業長時間、全方位地觀察,針對中國物聯網產業做一次全面的梳理,形成一個物聯網系統性的知識“星球”。如您對此白皮書感興趣,請聯系:


        圖片


        ~END~


        *博客內容為網友個人發布,僅代表博主個人觀點,如有侵權請聯系工作人員刪除。



        關鍵詞: Cat.1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定安县| 安仁县| 海伦市| 会宁县| 巩留县| 宜阳县| 朝阳区| 吉安县| 军事| 亳州市| 梁平县| 米易县| 安龙县| 武定县| 会泽县| 兴业县| 鹤峰县| 颍上县| 固安县| 城步| 忻城县| 讷河市| 伊通| 滕州市| 北川| 清丰县| 沙田区| 中方县| 井陉县| 衡阳市| 若羌县| 和林格尔县| 西充县| 松桃| 鄂伦春自治旗| 家居| 石林| 五寨县| 武川县| 通辽市| 南投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