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和.so庫文件是什么?
我們在編譯開源代碼后,通常會生成.a和.so這兩個庫文件,這兩個文件有什么區別?又如何使用?
在 Linux 中,.a 和 .so 文件都是庫文件,但它們有一些區別:
靜態庫文件(.a):
靜態庫文件是編譯后的目標文件的歸檔文件,其中包含了多個目標文件(通常是 .o 文件)的集合。這些目標文件被打包成一個單獨的文件,以便在鏈接時使用。
靜態庫文件中的代碼會被完整地復制到最終的可執行文件中,因此最終的可執行文件會變得較大。
靜態庫文件在鏈接時,鏈接器會將其中的目標文件整體復制到可執行文件中,因此可執行文件獨立于庫文件。這意味著在運行時,不需要庫文件存在。
共享庫文件(.so):
共享庫文件是編譯后的目標文件的動態鏈接庫文件,其中包含了可重用的函數和數據的集合。這些函數和數據在程序運行時會被動態加載到內存中。
共享庫文件中的代碼不會被復制到最終的可執行文件中,而是在程序運行時由操作系統動態加載。
共享庫文件在鏈接時,鏈接器只會記錄庫文件的信息,而不會將庫文件中的代碼復制到可執行文件中。因此,可執行文件依賴于庫文件,需要在運行時確保庫文件存在。
1
使用方法
1.1、靜態庫文件的使用
在編譯時,通過 -l 選項指定要鏈接的靜態庫文件,例如 -lmylib 表示鏈接 libmylib.a 靜態庫文件。
靜態庫文件通常在編譯時直接鏈接到可執行文件中,因此不需要在運行時擔心庫文件的位置。
1.2、共享庫文件的使用
在編譯時,通過 -l 選項指定要鏈接的共享庫文件,例如 -lmylib 表示鏈接 libmylib.so 共享庫文件。
在運行時,程序需要知道共享庫文件的位置。可以通過以下幾種方式之一實現:
將共享庫文件放置在默認的庫搜索路徑中,例如 /usr/lib、/usr/local/lib 等。
將共享庫文件所在目錄添加到 LD_LIBRARY_PATH 環境變量中,例如 export LD_LIBRARY_PATH=/path/to/library:$LD_LIBRARY_PATH。
在程序中使用 ldconfig 或 LD_PRELOAD 等機制來指定共享庫文件的位置。
2
區別
主要區別在于靜態庫文件的代碼在編譯時被復制到可執行文件中,而共享庫文件的代碼在運行時由操作系統動態加載。這導致了靜態庫文件的可執行文件會更大,而共享庫文件的可執行文件則會更小。
靜態庫文件使得可執行文件與庫文件完全獨立,但也導致了可執行文件的體積較大。而共享庫文件可以被多個程序共享,因此節省了磁盤空間,并且使得系統中的程序能夠共享相同的庫,但會增加對庫文件位置的依賴。
*博客內容為網友個人發布,僅代表博主個人觀點,如有侵權請聯系工作人員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