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專欄

        EEPW首頁 > 博客 > 集成電路、生物醫藥、人工智能為先導,建設世界級科創中心

        集成電路、生物醫藥、人工智能為先導,建設世界級科創中心

        發布人:芯股嬸 時間:2024-01-29 來源:工程師 發布文章

        1月23日,上海市第十六屆人大二次會議在世博中心開幕,上海市市長龔正作《政府工作報告》(以下稱報告),顯示去年上海發展新動能穩步壯大。去年上海發展新動能穩步壯大。工業戰略性新興產業總產值占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比重達到43.9%,集成電路、生物醫藥、人工智能三大先導產業規模達到1.6萬億元。

        對于2024年的工業經濟發展的重點,報告提出,堅持以科技創新推動產業創新,聚焦智能化、綠色化、融合化,加快建設“(2+2)+(3+6)+(4+5)”現代化產業體系,大力發展新質生產力。

        此前在1月22日,隨著上海市政協十四屆二次會議開幕,許多委員也積極對上海如何發展科技產業建言獻策。

        推動新型工業化

        把制造業作為實體經濟主戰場的上海,正加快推動新型工業化。報告顯示,工業戰略性新興產業總產值占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比重達到43.9%,集成電路、生物醫藥、人工智能三大先導產業規模達到1.6萬億元。

        數據顯示,上海智能制造系統集成工業總產值已突破600億元,智能制造裝備產業規模突破1000億元,連續三年蟬聯“中國先進制造業城市發展指數”全國第一。

        其中,根據《上海市智能制造行動計劃(2019-2021年)》,2021年,上海市智能制造發展基礎和支撐能力顯著增強,智能制造新模式進一步推廣應用,重點行業的智能制造水平顯著提升,5G、人工智能、互聯網、大數據和制造業融合程度進一步深化,上海市將打造成為全國智能制造應用新高地、核心技術策源地和系統解決方案輸出地,推動長三角智能制造協同發展。

        1月3日,上海還舉行智能工廠建設工作推進會。據上海市經信委主任張英介紹,今年是智能工廠建設深化提質年,上海將圍繞“(2+2)+(3+6)+(4+5)”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落實“智能工廠領航行動”,加快智能化技改、數字化賦能、網絡化協同。聚焦重點產業,實施“智能工廠+”行動,“+汽車、+高端裝備、+電子信息、+都市產業”等重點行業,“力爭今年新建智能工廠中達到示范性(L3級)和標桿性(L4級)比例超70%。”

        此前在報告中提及,要積極推進新型工業化,鞏固提升工業經濟比重,推動重點產業鏈高質量發展,全力落實新一輪集成電路、生物醫藥、人工智能“上海方案”。

        在科技領域,具體舉措包括加大重大科技基礎設施、科技數據資源,向社會的開放力度;加快設立科技創新引導資金引導投早、投小、投硬科技;推進張江高新區建設等。

        在今年的上海兩會期間,就有參會委員提出建議,認為當前上海應進一步加強科技領軍企業培養,加快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針對當前科技領軍企業發展的薄弱環節,上海市政協委員俞慶榕認為,還應通過加強頂層設計、優化認定標準等手段、提升科技領軍企業話語權和決策權。

        進一步提升科創細分產業競爭力

        人工智能是推動產業升級與生產力躍升的重要力量,得到各級政府高度重視。

        2023年10月,上海出臺了《上海市推動人工智能大模型創新發展若干措施(2023-2025 年)》,從著力支持大模型創新能力、提升創新要素供給能級、推進大模型創新應用、營造一流創新環境等四個方面推出11條舉措,來推動上海人工智能大模型創新發展。

        今年的兩會期間,也有委員聚焦人工智能產業發展提出建議。

        上海市政協委員陳凱在提案中指出,除了在算法、算力、數據等幾大核心要素的供給方面存在挑戰之外,大模型在生產端和應用端也還面臨著一些共性難題。

        首先是生產端,訓練數據合規使用邊界尚不清晰;其次是在應用端,通用大模型在專業解釋力、專項任務執行力等方面的能力相對薄弱,導致其在金融、醫療、教育等對于準確性、專業性要求較高的行業的深入應用面臨挑戰;此外,場景端的收益增厚與模型的高投入尚不匹配,導致產業主體對大模型的商業應用動力不足。

        就以上問題,陳凱認為當前上海應進一步提升大模型產業競爭力,充分結合現有要素稟賦,加快打造以立法保護創新、以應用驅動創新的大模型創新發展生態,在解決產業共性難題方面形成上海范式。一方面,加快探索數據權屬的立法實踐。同時,加快打造大小模型互促共生的應用生態。

        政協委員方建安、陳啟軍、賀樑在加快上海人工智能大模型及其應用發展的提案中指出,人工智能與國內各行業深度融合,成為驅動產業轉型升級的重要力量。推動大模型產業化應用、部署建立行業大模型是我國產業升級的重要舉措。

        其建議稱,應進一步加強對人工智能大模型的戰略定位認識,樹立大模型戰略觀,明確大模型研發在上海科技創新體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此外,還要加強大模型基礎研究、引進培養大模型高端人才、加強國際合作,制定國際標準等,提案還就推動大模型產業應用和成果轉化,建立大模型創新活動監管機制提出建議。

        周立旻的提案則聚焦于上海人工智能產業發展的人才培養和儲備,提出發揮上海計算機學科優勢,加快構建上海人工智能“101”人培養計劃的提案。

        其提案中指出,上海計算機學科發展的優勢平臺數量有待提升、特色化發展有待強化。提案建議,相關部門在政策引導構筑計算機等信息學科高端人才培養的平臺。此外,在在國家計算機“101”計劃建設的基礎上,圍繞上海數字/信息產業發展的規劃,優先編制上海地區性的計算機學科“101”計劃等。

        集成電路同樣是上海產業發展的重要部門,《上海市先進制造業發展“十四五”規劃》指出,到2025年,上海基本建成具備自主發展能力、具有全球影響力的集成電路創新高地。

        其中,如何發揮企業主體作用,推動上海集成電路產業鏈、創新鏈實現突破性發展成為政協委員的關注熱點。

        上海市工商聯提交的提案指出,上海是中國集成電路產業發展的領頭羊,但在創新發展上也面臨一些困難與挑戰。其中面臨關鍵技術受制于人局面有待進一步突破、對企業創新政策支持力度有待進一步強化、產業鏈協同有待進一步提升等問題。

        該提案建議,應提升關鍵技術自主水平,形成產業突破力。如在設計環節,盡快形成我國自主的模擬、數字、工藝加工全流程EDA產品系列,鼓勵采購使用本土EDA產品;在制造環節,重點高效支持實力較強企業的新項目,發揮重點企業在技術、經驗、市場及人才方面的優勢等。

        根據上交所1月19日發布的數據,科創板公司市值規模已達54238億元。最新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12月底,科創板上市公司共計567家。

        其中,集成電路領域公司總數達110家,占A股同類上市公司的“半壁江山”,涵蓋上游芯片設計、中游晶圓代工及下游封裝測試,形成上下游鏈條完整、產業功能齊備的發展格局。

        對此,提案指出,還需發揮政府與市場的協同作用,提高投融資保障力等。包括建設多層次資本市場,統籌各項財政資金,形成支持核心優勢項目的政策合力;加大政府引導基金對初創期科創企業的天使投資,對中小企業的天使投資機構給予一定的稅收優惠、資金返還等。


        *博客內容為網友個人發布,僅代表博主個人觀點,如有侵權請聯系工作人員刪除。



        關鍵詞: 集成電路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收藏| 南平市| 五原县| 同心县| 雅安市| 无棣县| 高台县| 麻江县| 家居| 石棉县| 南木林县| 杭锦后旗| 诸暨市| 卢湾区| 齐河县| 南阳市| 林芝县| 乐山市| 南溪县| 合山市| 民乐县| 新源县| 荣昌县| 大悟县| 嘉祥县| 沁水县| 军事| 昭通市| 淮北市| 贵南县| 凌云县| 金乡县| 北票市| 南丹县| 安平县| 云浮市| 礼泉县| 泰顺县| 周口市| 栾川县| 韶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