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芯片大增80%,創六年記錄
韓國半導體行業的產量和出貨量均創下多年來的最大增幅,突顯了技術勢頭的復蘇,這對該國明年的經濟前景和全球科技行業來說是個好兆頭。
韓國國家統計局周四公布的數據顯示,11 月份芯片產量同比增長 42%,為 2017 年初以來的最高增幅,出貨量猛增 80%,為 2002 年底以來的最大漲幅。庫存增長 36%,為 2 月份以來的最小增幅。
這些數據表明,韓國最重要的產業正在從一年多以來對經濟造成壓力的低迷中復蘇,并為韓國最大的兩家公司三星電子和 SK 海力士等芯片制造商增添了樂觀信號。這些數據還表明,全球科技行業需求的初步復蘇可能正在增強勢頭。
由于半導體需求受到抑制,韓國依賴貿易的經濟在 2023 年表現不佳,央行預測,在利率上升、中國經濟放緩和地緣政治風險。
最新的芯片數據表明該國的科技制造商可能有助于支持增長。11 月份,半導體制造商的強勁推動該國工業產出較上年同期增長 5.3%,好于預期。財政部在數據發布后的一份聲明中表示,對高性能半導體的需求尤其幫助了芯片和機械行業。
韓國央行預計,由于出口在今年 10 月恢復增長后進一步強勁,明年經濟將增長 2.2%。存儲芯片價格開始反彈,而人工智能等新興技術增加了需求。
穆迪分析公司副經濟學家香農·尼科爾(Shannon Nicoll)在一份報告中表示,“我們預計,隨著全球對韓國商品的需求增長,以及當地高通脹和利率帶來的不利因素緩解,工業生產將會回升。”
韓國經濟面臨的風險包括明年全球經濟增長可能放緩,而中國將繼續努力支撐其經濟。在全球商業繼續面臨保護主義威脅的同時,美國消費者也可能開始感受到利率長期緊縮帶來的壓力。
來源:半導體芯聞
--End--
*博客內容為網友個人發布,僅代表博主個人觀點,如有侵權請聯系工作人員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