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專欄

        EEPW首頁 > 博客 > 從能源管理到數字化轉型,揭秘施耐德在中國的電子產業布局

        從能源管理到數字化轉型,揭秘施耐德在中國的電子產業布局

        發布人:芯片揭秘 時間:2023-05-04 來源:工程師 發布文章

        經由施耐德電氣邀請,芯片揭秘策劃人曹幻實來到施耐德在上海的辦公地,與電子及大健康產業負責人王文韜女士一起聊一聊這家世界500強企業在中國的產業布局。以下內容為專訪整理,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芯片揭秘微信公眾號,喜馬拉雅FM搜索芯片揭秘可收聽當期音頻。

        圖左為施耐德電氣-電子及大健康產業負責人王文韜女士, 圖右為幻實

        問:施耐德電氣具體是做什么的?

        答:我們是一家專注于電氣及與電相關業務的世界500強企業,在國內的電氣領域和全球數字能效領域,施耐德都是首屈一指的公司。 日常生活中所看到的配電應用,無論是家庭需要用到的開關、斷路器,還是樓宇中要用到的變壓器、中低壓設備,包括控制系統里面要用到的電力監控軟件或工業軟件等等,都是施耐德的主營業務。2022年這些主營業務中,近80%還是和數字能效相關,工業控制業務超過20%。

        問:能不能給我們翻譯一下,什么叫數字能效?

        答:大家都知道,現代社會有兩個非常重要的特征,一個是電氣化,另一個是數字化。數字能效就是把電氣化和數字化結合起來,應用于國計民生的各行各業中。比如家庭用電、大樓/工廠用電,機場/地鐵用電等,無處不在。在今后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和各行各業的生產生活中,我們會把電氣化+數字化進行充分的結合,去創造更美好的生活。


        問:您之前參與過行業智能化標準的起草,也對綠色建筑方面有一些研究。這些對我們還很陌生,大部分人不知道或者很難體會這些工作的價值。能否跟我們講講參與起草這些標準的感受?

        答:從我們的角度來看,在一個工程世界里,要先從設計方案出發,再到整個工程的全生命周期實踐,再把實踐做一個相應的提煉,變成大家都能感知到的經驗。也就是說從過去的工程中得到的小結甚至是教訓,都會對后面整個行業有所助益。這些年作為行業牽頭人,我們在不遺余力地做一件事情,就是怎樣推動工作標準化,讓大家知道什么樣的工作是好的。標準化其實體現在我們工作的方方面面,例如在一些使用場景和具體需求下,需要匹配什么參數范圍的產品,這是一種標準,另外還有系統方面的標準。剛開始做這件工作時,我們也是這樣理解的,所以這些年我們就聯合了業界一些比較權威的主管單位和公司,把這項工作持續不斷地做起來。

        一方面是希望好的經驗能夠得到傳承,把看到的、需要改進的地方提出來,有助于行業的長期發展。另一方面也是能夠創造一個環境,讓行業內所有的從業人員都來關注從工程化到產業化的高質量、可持續發展,重視這些工作。幸運的是這些年我們得到的幫助非常多,無論是國家主管單位還是中國電子學會,包括SEMI、華美,國內各個工程內相應的前輩、我們的合作伙伴,還有系統集成、內部研發以及所有公司里的BU基于這個行業的架構師們,大家一直不忘初心,堅持在做這項工作。


        問:國際上俄烏沖突和歐洲能源危機等事件不知道會不會讓大家有一點想退后?畢竟堅持了就會有代價,可能也會有一些較高的選擇成本。身處其中,您有怎樣的感覺?

        答:我們的感受比較現實。像剛剛提到的一樣,這個世界永遠在變化,我們一直在面臨不確定性帶來的挑戰。特別是最近三年,俄烏沖突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節點,它可能會帶來例如全球的某些組織對某些既定的可持續發展的里程碑想法的變更。我認為我們既要仰望星空,又要腳踏實地。既要解決理想的問題,也要解決現實的問題。這樣的挑戰一直在發生著。

        比如疫情的影響,會造成某些工程需要踐行的部分想法會被拖延。但在產業界,可持續發展的方向是明確的,它并不是現在才提出的。比如咱們電力電子產業界、半導體產業界等,國內外的頭部企業對于可持續發展、綠色發展的追求始終沒有停止過,尤其是在我們電子行業。我們在各個標委會以及各個工程世界里面所體會到的概念和理解不一樣,我相信這也是我們施耐德的同仁們和行業很多前輩、朋友們,大家都覺得比較有意思的。在一點一滴的實踐過程中,我們在各個階段都能有一些小步快跑的迭代,這些迭代積聚起來就會產生從量變到質變的創新。

        問:能舉例說說嗎?

        答:打個比方,產業界的朋友們和領導們常常會給我們提出一些相應的需求,例如在不同的場景下,包括芯片工廠、顯示屏工廠、玻璃基板工廠、鋰電工廠甚至智能終端工廠等,這些工廠由于應用的場景不一樣,所以對于電力系統的硬件和軟件要求不一樣。怎樣基于他們的需求去制定出合適的方案是我們要解決的問題。現有的方案能不能滿足這個需求?不能滿足的時候,我們是不是能去做些聯合研發,以此解決主要工序中打通數據孤島的需求?此外,主要工藝里每片wafer(晶圓)要用的能耗是多少、怎樣能去識別不同的機臺、同樣工藝里能耗的優劣等都非常重要。

        因為我們有不斷的經驗迭代,常常會出現一種情況就是合作方提出需求后,當把需求落實到指標方面才發現,在管理運營、工程建設、每個環節的運維指標上還存在困難。怎樣從工程一開始就更加科學地看待它、在后面的實施中務實地來解決它?哪些是現在的能力還不能及的、通過聯合研發去突破它?這都是比較好的實際案例。


        問:你們服務的客戶都是特別大的項目嗎?

        答:我們確實服務過特別大的項目,國內的基本標桿性的項目都是我們在服務。但是我們也很重視初創型企業的需求,陪伴這些企業從一開始的整個產業規劃做起,和他們探討比較務實的產業化經驗,從第一個工廠的想法開始,到不斷量產擴建出現第二工廠、第三工廠,到在不同城市建工廠等這樣的一些伴隨,把這個做好。此外,一些企業有了國內的經驗,沒有國外經驗,那么出海的項目怎么辦?這時候施耐德的優勢就能很好的體現出了,我們有跨國的工程和服務能力,目前國內這些頭部企業的跨國工程和出海業務工作,我們都有在支持。

        問:這20年做下來,您覺得客戶在心態上或者選擇上的變化大嗎?

        答:客戶的認識更科學了。前幾年很多工程大家都是“大干快上”,然后就引入很多的國外團隊。但這些年大家對于工程的科學性、生命力,包括市場化后的前景有了比較務實的考量,在各地的選址越來越專業了。我們也很樂意看到這些現象。因為這么大體量的工程建設起來是花費了無數人的心血的,也花費了很多累積的財富,最后一定要落實到為我們的美好生活服務,才是比較有效和有意義的。我們希望和大家一起建設的國內產業標桿項目都有一個比較好的市場化前景。

        施耐德進入中國已經有三十多年了,我們也承擔了國家在電力電子行業內產業現代化的重任,經歷了這個產業的從無到有、從開始起步到蓬勃發展這樣一個過程。我們的第一家合資工廠在天津,是當時國內首家模塊化、模數化、智能化、標準化的斷路器工廠,現在施耐德在國內已經有二十多家工廠了。作為國際電力電子的龍頭,所生產的這些產品都是能夠應用于各行各業、各種場景下的數字能效元器件。

        無論是為大家建廠還是成為電子產業供應鏈的一環,在這個領域中我們對可持續發展的考量和共同目標從來沒有變過。從剛剛進入中國開始一直到現在都是這樣。前幾年我們倡導安全、綠色、透明的行業價值主張,今年在此基礎上,我們提出行業的可持續發展價值主張,與各個標委會、行業協會一起大力倡導。在與大江南北的伙伴聚會以及各種實踐中,不斷地踐行上述理念。雖說現在要做這個產業很難,面臨著既要有理想,也要顧現實的局面,畢竟企業要考慮到簽單的問題,這其中的低價挑戰非常嚴重;但我們還是有信心能夠跟大家一起努力,既能保證可持續的目標,又能做到務實,并且在產業中把它們結合起來。

        問:您覺得施耐德與中國本土化結合的這么好,有沒有什么獨門秘籍?

        答:施耐德進入中國三十多年,一直都堅守著最初的傳承。最主要的因素我覺得有兩點:一是信任,二是培養。整個集團都對中國的業務非常信任,當然我們也從沒有讓大家失望過,各個方面都在高速發展著;另一方面就是施耐德對于員工的培養很重視,無論是從供應鏈還是營銷團隊、市場團隊、研發團隊,很多人都是從一些最基層的崗位,像生產線工人、倉庫管理員、實驗室檢驗員、一線銷售工程師等這些基礎的崗位上成長起來的。施耐德對本地的人才培養方方面面都很注重,表現在對中國本土化的理解和推動、對人才的尊重、對實事求是發展業務的追求等。大家群策群力,共同踐行。與我類似的同事,以及像我師父那一輩的同事們,是施耐德進入中國后的第一批員工,他們一直堅持著這種傳承。這個是最為重要的。


        問:施耐德本身研發芯片嗎?它和半導體相關的業務關聯性有多強?

        答:感謝幻實帶給我們這么好的一檔節目。不瞞大家講,進入半導體賽道后,我就把芯片揭秘這個欄目從第一期到最新一期都堅持聽完了。給我的感受特別好,半導體產業的確需要越來越多的人去深入理解它?;谶@種理解基礎之上我們才可以有一個更加務實和愉快的合作,共同推進目標的實現。我記得還是2018年,當時幻實和謝志峰前輩在有一期節目里談到了一個觀點:半導體工程是一個需要全球合作的產業,既需要核心技術的需要,也需要輔助工程的合作。我們對此非常認同,正是在芯片揭秘欄目這樣的主旨觀念下,才堅定了我們也應該要在產業界做更多結合與融合的信心。

        問:對企業來說降本增效都是首先要考慮的問題,施耐德有沒有一些這方面的案例可以和大家分享?

        答:12月我們在江蘇跟國內的分立器件龍頭企業進行了座談。對我們來說這是比較典型的案例,這種案例也是比較頻繁的。施耐德協助大家把高科技產業的工程做好,同時在國內我們也有非常多的電力電子元器件的需求。這些需求不光來自成熟產品,除了傳統芯片,對于第三類半導體產品也有需求。施耐德的產品比較廣泛,需求也比較廣泛,既有中壓的,也有低壓的;既有電源類的,也有控制類的。例如斷路器、PLC、UPS等,既有交流又有直流,既有硬件也有軟件。

        硬件層面其實很好理解,芯片、顯示器、鋰電電池還有其他器件等都會用到。軟件部分也是一樣的,不久前施耐德在中國落地了第五個研發中心。在中國成立研發中心對于全球而言都是非常重要的,例如在上海的張江,很多創新項目都靠張江的研發來承擔,這是很重要的一個環節。

        另外包括很多的G For C項目、C For C項目,在電子行業里我們已經做到了在中國研發某些專用模塊,再向國外去做標準化的推廣。我們很自豪。在芯片設計領域大家會有很多共同的主題,因為施耐德是有針對性地在中國布局研發中心,比如在上海張江目前有約1300-1500左右的人員在為此工作。除了上海,目前我們西安、北京、深圳、無錫等地都有研發中心,北京的研發中心主要是以軟件為主,例如數字能效軟件、工業軟件等,這些研發中心在整個施耐德全球的研發體系中都處于最好的序列,對國內行業的發展和大家需求的響應都更及時。

        結語:

        綠色低碳發展背景下,“雙碳”目標納入企業未來規劃已經成為趨勢,減碳的行動也在加速從理念走向實踐。只有讓企業的減碳目標落地,并實現可持續發展的業務增長,達到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雙贏,企業才有動力繼續向前發展。眼下,數字化技術是推進減碳的重要利器,通過能源與自動化、終端到云、設計到建造再到運營維護、分散管理到集成管理四類層面的融合,能大幅提升能源效率,幫助產業進行全生命周期和全產業鏈的科學減碳。此外,它還能極大地促進新能源的發展,通過對新能源的優化配置與消納,同步提升能源雙端的能效水平。我們希望有更多的能源管理企業在商業模式上進行創新,努力挖掘和打造綠色業務,在發展自身的同時,進一步促進社會的綠色可持續發展。


        *博客內容為網友個人發布,僅代表博主個人觀點,如有侵權請聯系工作人員刪除。



        關鍵詞: 電子 能源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安福县| 江达县| 竹北市| 民权县| 城口县| 峡江县| 屏山县| 安仁县| 涿州市| 灌云县| 万载县| 滕州市| 屏山县| 马龙县| 惠水县| 镇康县| 田东县| 平顶山市| 福鼎市| 策勒县| 昭觉县| 临颍县| 天长市| 郯城县| 土默特左旗| 富民县| 新郑市| 彭阳县| 兰考县| 渭源县| 商河县| 轮台县| 凤台县| 出国| 会东县| 拜城县| 龙江县| 泰安市| 策勒县| 达尔| 建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