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臺企工廠遷址越南,昆山還剩下什么?
一家扎根昆山30年的老牌臺企,被爆出要搬走了!
據網友爆料,位于江蘇昆山的知名臺企臺灣六和機械即將全面撤離,將六家工廠生產線全部搬到越南。
作為一家以機械制造為主的中低端制造業企業,六和機械在昆山有6家工廠,提供的就業崗位高達數千,這還不包括上下游合作企業所提供的就業崗位。有內部職工透露稱,六和機械本次撤離,將對內地員工采取2N的補償模式。
工廠搬遷消息一出,立馬引發網友熱烈討論。
網上資料顯示,這家公司于1992年在昆山成立,是最早到昆山投資設廠的臺資企業之一,可謂是見證了昆山從“叫花昆山”到“地表最強縣級市”的全過程。作為臺資高地的昆山,近年來也時有發生臺企工廠搬出本地的情況。
對于昆山來說,臺企工廠的搬遷是否會給城市的發展帶來陣痛,從長遠來看是好是壞,這個問題值得我們深入思索。
臺企集聚,成就“地表最強縣級市”
作為全球知名汽車廠商的零部件合作伙伴,1971年在臺灣成立的六和機械集團已有50多年的發展歷史。上世紀90年代初期,大陸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政策,一些臺資企業抱著試探的心態來大陸投資辦廠,六和機械也是其中的一家。
“當時我們來到大陸考察,奔走多地,始終沒有找到滿意的投資地,最后我們在和北京招商局工作人員聊天中,聽說了靠近上海的昆山?!绷S機械總經理宗緒惠說,“昆山的領導層對我們臺商非常熱情,交流后發現昆山的發展步調和我們的發展預期十分貼近,都是渴求發展,目標一致,非常容易溝通。昆山人招商的韌性、親商的熱情,最終讓我們留在了這里。”
1992年,六和機械第一家大陸公司在昆山成立,成為最早到昆山投資設廠的臺資企業之一。此后很長時間里,六和機械都為昆山的招商引資起到了很大的示范作用。
六和機械落地昆山的歷程,是昆山市大力吸引臺資臺企來昆發展、促進兩岸經貿融合的一個縮影。
其實,從歷史的角度回顧昆山的經濟發展,一定繞不開上世紀90年代初期,大批臺商給昆山帶來的資金、技術以及創新動力。
80年代初,那時的昆山還是蘇州下轄6縣的“小六子”,守著傳統農業,在“蘇南模式”異軍突起的進程中明顯落后于吳江、太倉、張家港,一度被戲稱為“叫花昆山”。
強烈對比之下,昆山干部群眾逐漸覺醒,開始發揮臨滬區位優勢,大力發展橫向經濟。當時昆山做出了三大舉措:一是1984年,昆山自籌資金,在縣城東側劃出3.75平方公里土地,建設“中國首個自費開發區”;二是喊出“要發展,靠上?!钡目谔?,同上海有關部門和企業洽談合作,請他們到昆山聯營辦企業;三是在乘上“開發開放上海浦東”的快車后,昆山充分利用自己與上海之間千絲萬縷的聯系,引進臺資企業。
1990年,第一家臺資企業“順昌紡織”落戶昆山;1992年昆山第一個投資額超過3000萬美元的項目——滬士電子到來,正式拉開了臺企大規模投資昆山的序幕。
1993年,約有100家臺企來到昆山,激起一片熱潮。隨后幾年,昆山平均每年新增90家臺企,企業類型也從最初的紡織業延伸到大型制造業、服務業,這座蘇南小縣城一時間成了臺商創業的熱土。
兩岸產業合作試驗區
如今,昆山已經成為大陸臺商投資最密集、兩岸經貿文化交流最頻繁的地區之一。數據顯示,在昆山,實際經營的臺資企業有3300多家。昆山地區生產總值的30%、工業總產值的40%、利用外資的50%、進出口總額的60%均來自于臺資企業的貢獻。
要經濟更要綠色,加快傳統工廠搬遷
臺企的集聚,讓昆山乘上了制造業高速發展的“快車道”,但一些弊端也隨之顯露出來。
2014年8月,一起中榮金屬特大鋁粉塵爆炸事故把昆山的環境問題推到了輿論的風口浪尖。這家創立于1998年的臺資企業,坐落于昆山經濟開發區,從事鋁合金表面處理。事故發生的原因之一是企業的拋光工藝落后,造成車間產生大量粉塵,并最終引發爆炸。當時,不少網友指出不少在昆臺企環保工作不到位,存在安全隱患的同時還污染了當地環境。
而近年來,面對綠色發展的國家要求和全球競爭等不確定因素的沖擊,昆山也愈發意識到,一些高污染、高能耗的低端制造業是其必須要摒棄的“尾端”產業。
2017年12月24日,昆山市“兩減六治三提升專項行動領導小組辦公室”發出“全面停產緊急通知”,對吳淞江部分流域所屬工業企業實施半個月的全面停產。當時停工的企業有270多家,臺企占一半。
2015年,昆山市發布《昆山市“轉型升級創新發展六年行動計劃”實施意見(2015-2020年)》,提出對高耗能、高排放和產能過剩行業的企業,分期分批予以整治和淘汰,到2020年累計騰出發展空間超15000畝。鼓勵企業實施梯度轉移和“走出去”發展,將研發設計、總裝集成及品牌營銷等留在昆山。
面對昆山還百姓綠水青山的決心,不少昆山臺企開始考慮轉移產能,于是中西部地區以及一些東南亞國家成為臺企工廠的“下一站”。
以鼎鑫電子的搬遷為代表案例。2021年,昆山網友爆料,昆山鼎鑫電子有限公司與昆高新集團簽訂搬遷收購協議,將于2024年整體搬遷。作為1998年就落地的老牌臺企,鼎鑫電子擁有員工近5000人,在昆山主要生產HDI(高密度互連板)及消費、汽車、工業用傳統PCB(印制電路板)。隨著城市的快速發展,企業周邊的農田逐步變成居住區,企業的“存在”變得不合時宜。
為此,昆山高新區于2018年便成立了鼎鑫搬遷收購工作領導小組。昆高新集團遵照高新區部署,啟動鼎鑫電子的搬遷收購洽談工作。疫情期間,高新區專門視頻連線鼎鑫集團,就搬遷事宜進行高位推進。在各方的協調努力下,2021年上半年,昆高新集團與鼎鑫電子就收購方式、收購價格等事項基本達成一致,預計在2024年6月30日前,昆山鼎鑫電子將移交土地。
對于鼎鑫電子的搬遷,昆山網友一致拍手稱好。

解決“陣痛” 昆山加快產業轉型
傳統制造業的搬遷,會給一個城市的發展帶來“陣痛”,尤其是在臺企“頂半邊天”的昆山。對于昆山來說,解決“陣痛”之道在于加快企業技術革新、實現產業轉型升級。
近年來,昆山市聚焦電子信息、汽車零部件、光電顯示和半導體等臺資集聚產業,推動上下游臺資企業成群成鏈“上云”“上平臺”,整體提升臺資主導產業鏈的創新力和競爭力。
截至2022年第三季度,昆山已有69家臺資企業開展了智能制造診斷,188家臺資企業實施了智能化、數字化改造,11家臺資企業“上星”“上云”,51家臺資企業提升了智能制造基礎管理能力,投資改造總金額達54.37億元人民幣。
對于臺企搬遷后留下的空地,昆山選擇以新興科技項目取代舊的傳統工廠。2021年,臺灣仁寶集團計劃出售子公司仁寶視訊電子(昆山)有限公司不動產,交易對象為昆山市新城建設發展有限公司。作為電子設備大廠,仁寶視訊電子在昆山成立已有10年。網友爆料,工廠搬遷后,空出來的地塊將用于落地立臻科技智能終端項目。
網上資料顯示,立臻科技智能終端項目簽約昆山巴城鎮,擬投資110億元,全面達產后預計實現年產值1000億元。該項目由香港立訊有限公司投資建設,分兩期建設昆山立臻智能科技產業園,主要從事圍繞智能移動終端的新一代信息技術產品的研發、生產。
其實,當我們聊起昆山的時候,我們或許太在意它“最強縣級市”的身份,忘了它的綠色生態之美,忽略了其轄內的錦溪、淀山湖、周莊、千燈等都是有著傳統江南水鄉特色的古鎮。加快高能耗高污染工廠的搬遷,是昆山為更長遠發展而做出的努力和行動。這樣健康發展的昆山,更加值得我們期待!
來源:世界先進制造技術論壇
*博客內容為網友個人發布,僅代表博主個人觀點,如有侵權請聯系工作人員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