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專欄

        EEPW首頁 > 博客 > 消費電子遇冷 2022年A股電子產業鏈業績兩極分化

        消費電子遇冷 2022年A股電子產業鏈業績兩極分化

        發布人:芯股嬸 時間:2023-02-01 來源:工程師 發布文章

           春節前后,A股電子產業鏈上市公司陸續披露了2022年業績預告,兩極分化趨勢明顯,有受大盤消費疲軟影響而預估業績下滑,但也有業績逆勢成長。

          電子產業鏈公司的業績兩極分化背后,更多來源于與某一個細分行業甚至某個行業公司之間有較為深入的業務聯結。比如果鏈公司的業績和股價表現往往與蘋果公司的新品發布節奏相關,帶有季節波動性;主業圍繞手機的電子產業鏈公司業績也伴隨終端市場銷售情況的興衰而變遷。

          相比之下,身處產業鏈上游的公司,可以服務的末端市場種類更加豐富;又或者隨著核心業務能力的穩固,將能力走向更高價值鏈端、產業脈絡延伸到多元化布局進程中,其抗風險能力也更強。

          這也是近些年來,既往主要服務于消費電子廠商的電子產業鏈開始將精力延伸到IoT、汽車等應用場景的原因。不過考慮到安全性,車載產品“上車”的測試驗證周期較長,因此即便是細分領域的頭部公司已經實現業務突破,但其相應業績短期內依然較難抵御來自消費電子市場的壓力。

          從一些公司的公告中可以發現,多元化業務在陸續釋放業績貢獻,雖然相比已經沉淀多年的消費電子其占比偏小,不過轉變已經在陸續發生。

          業務“偏科”掣肘

          包括智能手機、PC等為主的消費電子在2022年整體銷售表現疲軟,這不可避免影響到身處其中的電子產業鏈公司業績。也是絕大多數電子產業鏈公司在2022年業績承壓的原因所在。

          具體到細分公司,射頻類、光學鏡頭類、屏幕廠、存儲器等都是用于手機的關鍵器件,也是影響到如今手機性能表現的核心。身處其中的廠商歷史發展中、亦或是對創新業務探路過程中,都會與終端手機公司有較強的業務合作,這一定程度令整個電子產業鏈之間形成了一榮俱榮的發展局面。

          當共同遭遇外部行業級挑戰,亦或傳統歷史上強綁定的廠商出現變化,其短期掣肘就出現了。

          光學鏡頭廠商歐菲光是近些年間脫離“果鏈”之后需要一段時間將既有業績模式轉航和調整的典型。受此影響,其財務數據并不好看。

          公告顯示,歐菲光預計2022年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為虧損41-52億,2021年該數據為約虧損26.25億元。

          記者了解,雖多年為“果鏈”廠商,此前歐菲光的收入中其實還有較大比例來自于華為。這無疑是對其業績的另一重挑戰。

          歐菲光也表示,受特定客戶終止采購關系的影響,2022年與特定客戶相關的出貨量同比大幅下降,同時承擔了與其相關的在終止采購關系后所發生的固定運營成本;此外,受國際貿易環境變化、短期內下游終端市場消費需求放緩和H客戶手機業務等限制,公司部分產品出貨量同比大幅下降,導致經營性虧損。

          在業務之外,公司還要對固定成本攤銷、匯兌損失、各類資產減值損失計提、對新業務提前加大研發投入等方面綜合準備,這些都成為影響到其業績短期表現的因素。

          從這個角度看,“果鏈”廠商的業績通常也有周期性,這都是電子產業鏈公司在成長過程中業務有所“偏科”所導致的。而2022年歌爾股份立訊精密都曾因為對蘋果相關業務出現變化和波動,而導致從業績到股價的短期變化。

          當然這不意味著發展策略的錯誤,其實是公司發展進程中的必經之路。即便是如今業績承壓的歐菲光,此前進入果鏈后,對其經營和業務能力都有所裨益。公司短期內需要將較大精力投入到對關鍵客戶的業務支持中,其實也屬于一種正常。身處電子產業鏈中,要完全抵御周期性波動的風險其實難度較大。

          多元化擴充

          并非所有電子產業鏈公司都面臨著業績壓力,2022年實現業績成長的不僅有行業上游公司,將自身產品價值量提升、或服務的末端產業鏈多元化,都成為另一種抵御周期性困境的途徑。

          對于此前將主業聚焦消費電子的產業鏈供應商來說,近幾年間都在積極將產品線擴充到終端市場需求正持續正向上升的汽車電子產業鏈、XR產業鏈中,亦或是相對平穩成長的工業類場景。

          兩家逆勢成長的“果鏈”公司業績備受關注。領益智造公告顯示,預計2022年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同比上漲27.11%-44.06%,扣非后凈利潤增速更是高達75.88%-100.73%。藍思科技公告顯示,預計2022年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同比增長17%-22%。

          公告表示,兩家公司業績上升的原因在于,一方面維持傳統消費電子類業務,另一方面也在布局包括AR/VR、筆記本等多元的消費電子,或者是成長性的新能源車、光伏儲能等清潔能源業務。

          另外領益智造指出,公司的海外生產基地盈利能力持續提升,也在不斷優化產品結構,加強成本費用管理。

          藍思科技此前已經在傳統消費電子業務外,擴充到了智能可穿戴設備、新能源汽車智能駕駛艙等業務中,而在此基礎上,還在爭取新客戶、新項目落地,并推進業務垂直整合與協同、工業互聯網自動化、供應鏈資源優化等方面。

          身處消費需求疲軟行情中,即便是身處產業鏈上游的公司,其業績依然有所波動。

          比如此前已經在汽車電子有深入布局的北京君正公告顯示,預計2022年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同比下降17.97%-4.05%。公司解釋,報告期內,汽車、工業、醫療等行業市場保持了良好的需求態勢,公司在行業市場的銷售收入實現了較好的同比增長;同時受消費類市場整體需求下降影響,公司相關產品銷售收入和毛利率同比均有所下降。

          利揚芯片預計2022財年營業收入增長11.20%-23.98%,但凈利潤同比下滑68.82%-74.02%。涉及到業務發展的部分,公告顯示,全年芯片行業特別是消費電子芯片去庫存周期較長。但公司營業收入仍保持增長趨勢,主要得益于在高算力、5G通訊、微處理器、工業控制、車用芯片等領域產能和技術的先發優勢和積累。公告尤其指出,2022年利揚芯片新增客戶29家。隨著與新客戶信任基礎的建立,未來合作規模也將逐漸擴大,如2021年新增客戶比亞迪半導體股份有限公司,合作規模在2022年同比大幅增長。

          內存接口廠商瀾起科技走的是另一種路徑。身處備受壓力、持續降價競爭的存儲器產業鏈中,瀾起科技預計的2022年業績反而是歸母凈利潤同比成長50%-65%。其成長來自于對更高技術能力迭代的助推。

          公告顯示,受益于內存模組市場由DDR4向DDR5迭代升級帶來的成長紅利。2022年,公司DDR5內存接口芯片及內存模組配套芯片的出貨量穩步提升,助推互連類芯片收入同比大幅增長。此外公司的投資收益也有對業績的支持。

          綜合來看,A股電子產業鏈公司的業績并非全面地受到消費電子需求疲軟所影響,基于既往發展積累,走向更高利潤產品市場、進一步拓寬業務模型等都是可行之路。

          令人欣喜的是,國內頭部手機公司此前的高端旗艦產品往往采用三星等海外大廠提供的屏幕,但近些年已經有越來越多國產屏被用在了旗艦機手機產品中。因此受周期化因素影響,短期出現壓力是可以預見到的,但這也是電子產業鏈公司從持續迭代成長,到高質量發展的必然路徑。


        *博客內容為網友個人發布,僅代表博主個人觀點,如有侵權請聯系工作人員刪除。

        pic相關文章:pic是什么




        關鍵詞: 電子行業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大余县| 舟山市| 深泽县| 吉安县| 平潭县| 易门县| 喀喇| 新兴县| 富民县| 罗甸县| 石泉县| 通渭县| 江孜县| 遂宁市| 连平县| 内乡县| 上栗县| 灵丘县| 承德县| 稻城县| 天峨县| 营口市| 保亭| 武平县| 山丹县| 巴东县| 普兰店市| 伊宁县| 荣成市| 巍山| 萍乡市| 南充市| 甘德县| 洪泽县| 崇左市| 恩平市| 兴业县| 永州市| 邓州市| 石渠县| 宕昌县|